當年的明軍對上清軍,哨騎戰總是處下風,戰場情報不能及時送回,而且清軍都是騎兵機動,來去自如。往往明軍得到情報的時候,清軍已經殺到跟前了,被殺了個措手不及。但是這種情況在李國棟的軍中不會發生,他的哨騎都是最精銳的,屢次同清軍哨騎交戰,從不落下風。
正常情況下,夜不收哨騎放出距離己方主力前後左右三十里外,有敵情立即回收。最遠的時候,哨騎可以奔出百里之外,及時把戰場情報刺探回來。
至於距離更遠的情報,那就不是哨騎的事情了,而是親衛軍的任務,他們不是夜不收哨騎,卻是精銳中的精銳。那些親衛軍戰士,有時候是一名老農,有時候變成一名少年,有時候變成一名村姑,有時候又是一名商人,甚至可以變成蒙古人,變成清兵。
在情報掌控這方面,大明、大清都不如李國棟,蒙古人就更不用說了。就透過李國棟的臥底都能當上土默特汗這件事來看,在情報戰這方面比當年的老奴還強悍。
老奴時代,由於李成梁和老奴的關係,遼東早被老奴滲透得千瘡百孔,瀋陽等幾座大城的丟失,都是老奴的細作在城內開啟城門所致;到了皇太極時代,皇太極利用晉商給自己傳遞情報。現在晉商八大家被李國棟除得差不多了,皇太極的情報來源沒有原來那麼靈敏了,只能依靠一些混入大明境內的細作來提供情報。不過不管怎麼說,大清的情報比現在的大明還是強得多了,現在的錦衣衛,幾乎就是廢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