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平心而論,這一戰漢軍做的還說不上最好,只能勉強說得上優秀而已。
相對而言,魏軍做的並不算差,但因為之前勝利產生的自大與驕狂卻讓他們遭受此厄。
這正是驕兵必敗!
說來說去,這也只是一場會戰的勝負罷了,漢軍沒有能力讓魏軍全軍覆沒在此,自然也算不得最好了。
回到眼前,被打懵的陳騫依舊難以接受這個事實,他立在原處,陷入到惶恐與猶豫之中。
經驗和為將者的品格告訴他,此時他該帶著最後的生力軍,直接不顧一切衝向那面龍纛所在,按照軍法,當他這名元帥衝起來以後,所有戰場上的魏軍都可能會協從,屆時未必不能絕地反轉;然而,與此同時,生存的慾望卻告訴他,他該帶著這最後的生力軍,扔掉一切,掉頭逃走!
話說,可能陳騫本人都沒有意識到,他的猶豫是徒勞的,他再努力掙扎也沒用,因為當他接受司馬昭的請求,為司馬炎賺取此戰的名望時,三軍之首不是他,而當他面對猝然而至的漢軍主力,雖然毅然挑起這副重擔,但是三軍卻還是上下未明。
孫子兵法·謀攻篇中有言: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
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
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