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音瞬間衝了出來,閔玥被音浪衝得後退半步。
沈霏皺眉走進去,語氣嚴厲地說:“趕緊關掉音響,跟你說了要靜養,非要折騰,還想再咳一次血嗎?”
吵得腦殼疼的音樂被關掉了,傳出女孩子甜甜的聲音:“沈醫生,你好可怕呀,發火會長皺紋的呦。”
閔玥伸頭去看,只見病床上半躺著一個年輕的女孩,約莫二十出頭的年紀,衣著非常時尚,此刻正仰著頭,讓站在病床邊的人幫她化妝。
床頭櫃上放著個巨大的化妝包,琳琅滿目的化妝品擺了一桌子,大部分閔玥都叫不出名字。
第一次見住院了還這麼愛美的女孩,閔玥十分好奇,忍不住多看兩眼,發現有點眼熟。
對方見她一直盯著自己看,善解人意地先說:“要幫你簽名嗎?”
簽名?閔玥遲鈍幾秒反應過來,這不是最近很火的那個女子組合嗎!叫什麼來著……對了,Magic Girls!
“先別化妝了,我請了心外科的許主任過來幫你看看。”沈霏示意化妝師退後。
許脈走到床前,一邊問診,一邊迎著光看了她的心臟造影檢查結果。“你的二尖瓣病變已經是中度,我建議……”
“許主任。”女孩笑眯眯地打斷她,花痴地捧著臉,望著許脈。“你比我見過的女明星都漂亮。有沒有人說過你長得很好看?”
沈霏輕笑一聲。“整個一附院都知道許主任長得好看,別貧嘴了,看病呢。”
女孩可惜地搖搖頭。“做醫生埋沒了這張臉……”
“是,是,老闆,我也覺得坑人,就是個感冒,來了之後醫生說心臟有問題,非讓Marie住院,還說要做手術。”
提著公文包的男人打著電話走進病房,見醫生在場,簡短地彙報幾句,結束通話電話上前交涉。
“你們三個誰說了算?我要跟你們主任當面談!”男人很不客氣。
許脈冷冷地看著他。“你是病人的監護人?”
“我是她經紀人。”男人盯著許脈的胸牌看了眼,表情稍有緩和。“你是副主任啊,那行,就跟你說吧。我們Marie就是個感冒,可能還有點上火,所以咳了點血,你們該開藥開藥,該打針打針,趕緊讓我們走。晚上還有粉絲見面會,不能耽誤。”
“你作為經紀人能不能對藝人的身體狀況關心一點?感冒幾個月都不痊癒,你都不覺得奇怪嗎?”
沈霏見他說話那麼不客氣,語氣也硬了,直接懟他:“雖然最開始是普通感冒,但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了風溼性心臟病,現在她二尖瓣瓣口面積1.3,已經是中度狹窄了。下午入院時就咳了一次血,再放任不管,很可能出現房顫和血栓。”
經紀人被她的氣勢唬住了,但心裡還是不相信,便看向代表權威的許脈,不死心地爭辯:“就算是那什麼瓣有問題,我聽朋友說了,不是非要手術,吃藥也可以治好。”
閔玥覺得無語,為什麼他那麼相信非專業人士的瞎扯,卻不相信醫生的判斷?
許脈開口糾正:“沒有一種藥物能夠恢復二尖瓣的結構或功能,吃藥只是透過調節心臟的收縮功能和周圍血管的阻力,在病理條件下,儘可能達到血流動力學的平衡。症狀會減輕,但藥物不能治好瓣膜,病變會繼續隱性發展,嚴重到一定程度後,必須手術。”
“早期手術成功率在90%以上,而當藥物控制失效時,患者的心功能進入IV級甚至更糟,手術的死亡率會在10%到20%。拖得越久,各重要臟器功能受損就越嚴重,並且是不可逆的。”
許脈解釋完,頓了一下,看向對自己的治療方案不發一言的女孩。“如果我是你,我會選擇接受手術。”
女孩猶豫了會兒,問:“我聽說做手術會在胸口留一條很醜的疤,那我以後怎麼穿演出服?而且月底我們就要開演唱會了,住院的話,我就去不了了……”
閔玥瞭然,沈霏剛才說的病人職業特殊,不願意做手術,原來是這個意思。
對於偶像藝人來說,姣好的外貌是必須的,有人甚至會為自己得意的身體部位投高額保險。演唱會也是非常重要的行程,她缺席了,就可能導致人氣下滑,進而影響之後的廣告、綜藝、電視劇等商業活動。假如演唱會效果受到影響,那演藝公司也會有很大意見。
但比起這些名利,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就看她自己選擇什麼了。
Marie拿不定主意,求助地看向經紀人,後者也不敢擅自做決定,要請示老闆才行。
明明是她得了病,她對治療方案最有發言權,但能不能手術、可不可以住院,卻必須由公司定奪。她的身體和健康,都不屬於她自己,而是屬於公司。
風光都是表面的,其實在粉絲看不見、攝像頭拍不到的地方,究竟受了多少苦,只有藝人自己才清楚。
閔玥驀然有些同情她,要是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就好了。正思索著,忽聽到許脈說:“可以行達芬奇手術。”
“達芬奇?畫家也會做手術?等等……他不是幾百年前就去世了嗎?”Marie一頭霧水。
許脈解釋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是一種新型手術方案,創口很小,只需在右胸腔打幾個洞植入機械臂,就可以操縱機器人進行二尖瓣修復。術後恢復很快,3至5天就能出院,不耽誤你開演唱會。”
Marie聽完很心動,但聽到是新技術,怕不可靠,猶豫著問:“讓機器人做手術……會不會不太可靠啊?”
“首先並不是機器人做手術,它沒有智慧到自主行動的地步,是培訓合格的主刀醫生操縱機器人。這套系統應用到臨床十幾年了,全球範圍內手術量超過50萬例,在我院完成了近200例難度較高的手術,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但臨床瞬息萬變,不能保證不出意外,我能承諾的是,假如機器人系統出現故障,我們可以立刻改用傳統手術方式。”
Marie還是不太相信。“200例……其實也不算多呀。”
許脈耐心解釋:“一方面是因為手術費用較高,很少有病人選擇。另一方面,耗材比手術費用更高,每做一臺機器人手術,醫院就賠本一次,所以開展得少。”
Marie眨眨眼。“有多貴?”
“比普通手術費用貴4萬左右。”
“4萬?那也不貴呀。”當紅藝人財大氣粗,Marie笑著問:“假如許主任自己要做手術,會選擇機器人這個方案嗎?”
“機器人只是工具,跟手術刀、持針鉗一樣,決定手術效果的,是主刀醫生。目前這套系統使用得不多,但未來必然是外科系統發展的趨勢。在不考慮費用的前提下,我傾向於選擇創傷較小的手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