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富沈廷揚在過往三年的北伐之戰中,也承擔了極大的責任。他的北洋總督衙門就是北伐軍後勤物資海運的總承包商,特別是史可法拿下天津衛,打通衛河航道以後,沈廷揚的事兒就更多了,不僅要承擔上海——天津的海運,而且還要負責衛河和運河的疏通及水運。後來打北京的時候,他還得將二十五萬大軍所需的糧草、輜重和攻城重炮,一路運到北京城下。
北京之戰,他的功勞可是不小啊!
所以在朱皇帝的功勞簿上,沈廷揚的名字是很靠前的,就排在史可法、孔代親王、閻應元、高傑、黃得功之後,已經定了加封克難申國公的賞格。
因為要回朝受封,所以沈廷揚也返回了南方,不過還沒到南京,而是回了家鄉上海,這會兒正在拜訪自己的老鄉羅大公、夏允彝、侯玄演。
羅大公是上海知府兼外交通商使,他這個官乾得很好,所以也就幹起來沒完了
夏允彝現在已經年過六旬,告老在家,辦了一所格致書院,教授的是南京小學、南京中學的標準課程,最近還和幾個上海籍計程車紳官員一起在籌辦上海大學堂。
而侯玄演是屬於蘇州的嘉定縣人士,不過蘇松一體,所以也和羅大公、夏允彝算是同鄉了。他也是崇禎十八年的進士,但是官運平平,現在官拜上海知縣,是羅大公的副手。
而落籍蘇州府崇明所的沈廷揚,因為投靠朱慈烺的時間夠早,官位爵位也夠高,所以一直以來都是蘇松官場上的領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