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天津衛這邊本就是軍工重鎮,有許多工匠可以僱傭。所以朱慈烺就指派能看懂幾何圖形的李祖白的兒子李實和醬油黃、蘇老米三人,一起負責打造2000把定製版的套筒刺刀,同時還要招募一批隨軍工匠。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朱慈烺也不能不過問。
總之,各種各樣的事情,朱慈烺都儘可能親自過問。他的這種做法叫事必躬親,算不得很高明的領導手段。不過在沒多少能辦事的人才可用的時候,倒是個不得已的法子。
至少在朱大太子的親自過問下,克難新軍的戰士們都能吃上肉,都能拿到應得的軍餉和獎勵。該砍腦袋、該去死兵營受罪的人,也都逃脫不了處罰。在作戰中表現優異的官兵都能得到提升,不合格的軍官,也會及時被撤換。能夠插在斑鳩腳火銃身管上的套筒銃刺也打出了兩三百把。
因此克難新軍這支才成立沒多久,兵源也不怎麼好,軍官的成分又異常複雜的軍隊,在這三日的血戰之中,才能超常發揮,打得唐通所部死傷慘重。如果不是從天津衛周遭拉了不少壯丁充軍,唐大總兵的隊伍早就不成樣子了。
而朱慈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克難新軍帶到如今的地步。說真心話,撫軍大元帥府下面就沒誰不服氣的。哪怕是吳襄、曹友義這倆老牌總兵,都覺得換自己上去,肯定大大不如朱慈烺。
不知不覺間,朱大太子已經建立起了威信,成為了流浪中的大明朝廷的主心骨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