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反感參加軍事行動,因為一旦參戰所有的將士們包括勞役都是享受雙餉,每一次戰事結束都會有大批將士們得到晉級,衛所軍轉為正兵的比例高達八成。
因此黃漢徵調衛所軍作為輔兵、勞役的命領下達後,所有的屯戶都積極報名,人數不下三萬,最後當然是選拔了完成了軍事訓練體格強健之人。
內地剿寇能否成功關鍵所在就是糧食,加上步兵一伍配套的獨輪車,這一次出動獨輪車足有三千二百架之多,除了裝載其他軍需,足帶上一萬石軍糧。
其實一萬石糧食真的不多,也就能夠維持一萬人馬不到半年的消耗。
大明有制度,客兵參戰到達地頭由地方上的州府提供糧草,皇帝也答應黃漢確保“紅旗軍”的糧草供應,想來以黃漢的地位和兇名,巡撫和知府不敢怠慢。
但是黃漢知道山陝、河南的具體情況,不能過分依賴操蛋的地方官僚,屆時地方上真拿不出糧食殺了當官的也於事無補,自己多帶上獨輪車,多運糧食做到有備無患。
況且如果真的用不著也不打緊,山陝糧食價格高得嚇人,賣出一部分不僅僅能夠獲利,還能夠緩解糧食危機。
五千衛所軍進入河南後估摸著沒幾天就用不著推車了,屆時肯定會有太多身強力壯的河南漢子來做勞力,這些衛所軍完全可以當做戰兵使用。
即便他們的戰鬥力比不上“紅旗軍”正兵,也要比內地官軍強太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