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樂總統還是不錯的,他代表了強硬的法國人。”羅克為戴高樂撐腰,法國的投降,並不僅僅是法國的問題,英國同樣負有責任。
作為法國實力最強的盟友,英國從來沒有真正全力以赴過,這一點羅克太清楚了。
戰爭爆發後,雖然羅克不知道內維爾有沒有給英軍總司令下達類似基欽鈉給羅克的秘密命令,但從英軍的作戰過程看,英軍明顯沒有做好和德國戰鬥到底的準備。
當戰事不利時,英軍沒有和德軍殊死搏鬥,而是腳底抹油溜回英國本土,甚至還裹挾了一部分法軍,直接拋棄了自己的盟友。
這就是敦刻爾克大撤退的真相。
不能說法國是因為敦刻爾克大撤退,所以才直接放棄抵抗。
至少有一部分這方面的原因。
“高佬是來自巴黎的陰謀,是貝當那個老狐狸為未來準備的一手暗棋,我們不能讓法國人得逞。”溫斯頓果斷,英國已經有了更強大的盟友,不再需要法國人了。
戴高樂肯定想不到,自己的身高也能成為溫斯頓討厭他的原因。
至於貝當,羅克和溫斯頓跟他都很熟,沒什麼好評價的。
“法國還是決定歐洲大陸的重要力量,我們應該盡力爭取法國的支援,至少法國比義大利更可靠。”楊·史沫資也能對法國正面評價,經此一役,法國人應該可以面對現實了。
對於所有國家來說,二次大戰都是一個分水嶺。
以前大家誰都不服誰,二戰就像海潮,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