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2-01-19 08:13:26

(209)

不過,童貫到底沒有接受遼使的求和。

燕京的耶律淳,聽完奏報,悵然若失。既然求和一次不成,那就再派使節。這次,他也派出了王牌,韓昉。

韓昉,遼國漢人,燕京人氏,先祖仕遼、累世為官,自幼聰穎好學,是遠近聞名的神童。五歲時,其父病逝,小韓昉痛哭於靈前,竟也有成人般生離死別的哀婉,讓人嘖嘖稱奇。公元1112年,三十歲的韓昉,科舉獨佔鰲頭、狀元及第,在燕京城內披紅掛綵、跨馬遊街,好不風光啊。之後,他仕途順遂,一路升遷,入主中樞、位居宰執已是隱然在望。

怎料,大遼國運頹唐,韓昉也只能困在燕京,無力迴天。

接到皇帝任命,韓昉不敢推辭,立刻啟程趕往宋軍大營。

臨行之際,耶律淳給他交了底,只要宋朝退兵,遼國不僅願意放棄歲幣,更願意自降為大宋臣屬,為宋屏藩北疆,共同抵禦女真。一句話,無論如何屈辱,也要保住大遼社稷。

韓昉狀元之才,對天下大勢洞若觀火。

在他看來,遼宋締結和約百年,漸行漸近、日益趨同,雖不同種但同文,習得都是孔孟之道、讀得都是四書五經,雖偶有摩擦卻也只是兄弟義氣。女真則完全不同,茹毛飲血、刀耕火種,實屬還未開化之蠻族,女真人若奪得天下,不僅有國破家亡、斯文掃地之痛,更有文明塗炭、亡國滅種之憂。如此危局之下,大宋和大遼怎能兄弟相煎,讓女真蠻夷漁翁得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