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口,擱在後世,也就是一個直轄市的人口而已。相對於廣袤的土地來說,即便除去因唐時條件限制,無法耕作的土地之外,均分下來,也是後世的上百倍。
有人會覺得奇怪,既然古代不缺土地,為何哪怕在盛世,都有百姓餓死呢?
這個問題,其實不妨從另一個角度想想。
在李牧穿越的公元2018年,這個世界上,難道就沒有餓死的人麼?雖然比例要少很多,但也有吧?
由此可見,餓死人,不是土地的問題。而是土地在誰手中的問題,就拿如今的大唐來說,如果把所有糧倉的糧食都開放出來共享,2300萬人,沒人會餓死。但是門閥世家會願意這樣做麼?即便是災荒之年,他們接濟的,也是他們認為用得著的。流民中的老弱病殘,他們才捨不得那一碗稀粥呢。
說回這土地。
土地,開墾出來才叫做‘田’。如何開墾呢?這就要涉及到畜力和人力。在貞觀犁出現之前,人力與畜力對比差得太多。而貞觀犁的出現,則大大地拉近了距離。有了貞觀犁,可想而知,明年會開墾出多少新田。即便新田的產量略低,必然也是有產量的!
李世民登基以來,所有有關民生的政策,都是圍繞著‘休養生息’四個字來進行的。對待開墾土地這件事,朝廷非但不打壓,反而是持鼓勵的態度,只要繳稅就可以了。
百姓雖然不像士族,讀過書,會算學。但是百姓可都不是傻子,自己開墾出來的地,只需要繳朝廷的稅。而租種門閥世家的地,不但要繳朝廷的稅,還得給交給門閥世家一份租子,若貞觀犁推行開來,勢必大部分能拉的動犁鏵的百姓都會自己去開墾土地,做佃戶的人會越來越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