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公寓附近,費大寶和小楊找了家旅館住下。中午吃飯的時候,老謝告訴我們:阿贊Nangya去了披集半個多月,前天我去找過她,發現她家裡有一位魯士師父,看上去比較蒼老,能有六十來歲了吧。後來我問阿贊Nangya怎麼回事,她告訴我。已經拜那位魯士為師,準備正式修習魯士法,入到魯士門下。
我們都很驚訝,以前只是聽阿贊Nangya說過,還以為那只是她的設想。沒想到阿贊Nangya居然開始付諸行動。但我想起之前阿贊Nangya在臺州替那位和尚出頭,給信徒們施法的時候,那些人的反應就和魯士灌頂的很相似。阿贊Nangya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修習簡單的魯士法門了,所以這也是早晚的事。
魯士和阿贊有什麼區別?魯士是和尚嗎?小楊發問,看費大寶的表情,應該也是很想知道。老謝告訴他們,魯士並不是和尚,嚴格來講跟佛教沒什麼關係,他們修的是魯士法門。最早的魯士其實就是苦修僧,大多數是尼泊爾人。在喜馬拉雅山脈裡面長年隱居。雖然不是和尚,但卻比和尚還苦,不但得戒肉,還要斷食,很多修法不到家的魯士都會被活活餓死,但那些禪定法門很精深的魯士,卻能幾個月甚至幾年不進食。
聽了老謝的科普,費大寶和小楊更驚訝,他們又問了老謝好幾個問題。這三人談得起勁,方剛卻只是悶頭喝酒。也不怎麼說話。每次我給他倒滿,這老哥就端起杯來跟我相碰,然後仰頭喝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