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朕之所以在設立濟貧院時,強調“有勞動能力的壯年者不濟”,之所以這麼做,一來是濟貧、養濟乃是出於對無勞動能力的百姓的體恤。時值壯年的丁壯要是認真勞作,又豈會愁衣食?就像現在許多貧苦百姓一般,官府屢屢鼓勵他們租種官田、移往諸夏,為何屢屢為其拒絕?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受不了勞作的辛苦,如果這邊一準行乞,指不定明日他們就會拋家舍業甘為乞丐,所以當年朕才會說“濟貧不濟懶”,只濟老弱婦孺,不濟青壯。至於……”
揚著手中那份《濟貧法》,針對其中那些不合時宜的甚至可以說超出時代的救濟辦法,朱明忠搖頭說道。
“將此案留中,非是朕不仁,而是朕不意以以天下百姓之賦稅養活懶人,大明……”
搖著頭,朱明忠感嘆道。
“在任何時候,大明都不能去養懶人,稅賦是百姓的血汗,是民脂民膏,取之於民,理應用之於民,有這筆銀錢去貼補他們,不如用於百姓子女的教育,不如用於診療,需要用銀子的地方太多,至於這行之以大仁的《濟貧法》……”
將法案丟到桌子上,朱明忠用不近人情的語氣說道。
“斷無需要之理,有養濟院、濟貧院、孤兒院既可濟扶老弱婦孺,能夠濟扶天下老弱婦孺就已經是大仁了,至於仁至於萬民、濟扶天下之人……那不是仁,那是害!養懶人……只會讓人越來越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