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生客氣,吳先生身在曹營心在漢,我家軍門自是知曉,此次軍門差鄭某來清河聯絡遺民志士,所圖,一為奪取清河縣,這清河為運河之要地,欲北伐,非奪此城不可,這二來,則是為了清河縣糧倉,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清河縣糧倉存糧不下數十萬石,若能奪得,大軍他日北伐,必無須為糧草憂心!”
永樂十三年,北遷之後朝廷便決定在清江浦南岸建常盈倉。常盈倉主要用來儲存江、浙、兩湖的漕糧,這是一座儲存、轉運漕糧的糧倉。“南漕”進入常盈倉後,即由淮安衛、大河衛等船隻,將漕糧運往北京通州的倉場總督府下設的糧倉。也正因如此常盈倉儲存量常年保持在30至100萬石以上;同時還在清河城設平常倉2處,預備糧庫3處,莊倉5處,以確保漕糧隨時運至京師。而這些糧倉都屬漕運總督衙門管轄,對此吳品亞自然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說非常瞭解。
“常盈倉中的糧食不是數十萬石!”
搖搖頭,吳品亞出言糾正了鄭俠如的話。
“目下雖說南糧斷絕,可常盈倉中的精米漕糧仍多達百萬石,原本清虜欲將部分漕糧運往京師,以供虜用,可因為虜軍南下,順治小兒便令亢得時將漕糧留於清河,以備虜軍食用,至於京師用糧,則由通州等北漕糧倉供給,所以目下常盈倉所存精米不下百萬石,若是再加上清河城的平常倉、莊倉庫等倉,目下於此的糧食不下百二十萬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