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瑾本是無神的雙眸終於有了些許光亮,想起清雲樓種種,唇角不自覺地揚起笑意。
納蘭清,雲瑾。
清雲樓。
納蘭清真是用心良苦,想起當初的點滴,雲瑾便覺得好笑,自己反應遲鈍,明明她居心明顯,還易容接近自己,還領會的那般晚。若是早些....
縱然早些又能怎樣呢?雲瑾苦笑,無奈的搖頭。
“太后?”
“走吧,去看看吧。”
“是,奴婢這就準備。”
冀都的街道,依然繁華。
冬季的清寒,未能冷卻街邊叫賣小販的熱情。清河邊上,星星點點的積雪,鋪撒開來,美不勝收。
紫雲閣依然如故,樓閣間點綴著生機勃勃的翠竹,幾個奇形怪狀的石頭,簇成精巧的假山。觀望臺前,四周用錦緞遮住,只留著能夠看到古戲臺的視窗。
上一次刺殺事件驚魂未定,此次雲瑾出行,離若親自陪護,上百名大內高手隱匿清雲樓四周。
掌櫃不敢怠慢,烹了一壺上好的龍井,準備了最精緻的點心後,便退出了廂閣。雲瑾本就喜靜,來這裡不過睹物思人,她知道納蘭清不會在這裡。
可因為這裡是她親自參與經營與開業,便覺得很親切。
只要與她有關,看到都覺得開心,這是雲瑾這些日子裡唯一的快樂。
有關清雲樓的回憶,似乎很遙遠,唯有那張“賣身契”,還留在自己身邊,也成了她唯一的念想。
仔細想來,納蘭清留下的都是回憶,卻是沒有什麼實物。而納蘭清卻帶走了雲瑾曾經的那副畫和闌清的名字。
清雲樓還是以前的清雲樓,可卻冷清了許多。明明臺下絡繹不絕,明明四周一片喧囂,雲瑾還是覺得心很涼,周圍的一切好似都與自己無關。
她的世界,空了。
古戲臺上,節目層出不窮。每天會上演不同節目,而今天恰好趕上了老錄說書。
只見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者走上臺,他左手執扇,右手拖壺,瀟灑地坐在戲臺中央。他輕抿茶壺,捋著下顎鬍鬚,向臺下掃了一眼。
“今天講什麼啊?老錄。”臺下有人開始鬨鬧,老錄這個名字也是愛好說書者給他取的綽號,總覺得他通曉天下事,無論真假,說起來頭頭是道。
“今天啊,老朽要跟大家說說一個傳奇的女人。”老錄說完將茶壺放下,站起身,折開紙扇,準備進入講說階段。
“誰啊?”
“我朝第一富賈納蘭氏家主,納蘭清。”
雲瑾並不喜歡聽人說書,聽書不如看書,何況實在太吵,她也不想繼續坐下去。可她剛想起身便聽到納蘭清這個名字,本來已經站起身,又坐了回去。
“這個老者,竟敢說家主,也不知會說成什麼樣子,是真是假。”元熙也覺得驚喜,想聽又怕那老者說什麼令雲瑾不開心的話來。
“且看他如何說。”
雲瑾也想聽,哪怕都是假的,哪怕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到納蘭清的名字,她都覺得美好。
“納蘭清是一個傳奇女子,她傳奇在何處,大家都有耳聞,天蒼閣弟子、休夫、奪家主,被清王求愛而拒,清王為其改國號,自創輕功穿雲追月獨步天下...”
“你說的大家都知道,你能說點不一樣的嗎?”
老錄還沒有說完,臺下便有人打斷了他,大家都知道的事蹟,還聽他說書做什麼呢?只是所有人都對納蘭清這個故事,十分有興趣。
“莫急,今天老朽要講的就是納蘭家主和清王的故事。”
雲瑾聽到此話,微微抬頭,原本握著杯盞的手也放了下去。納蘭清與清王的事,還真的一直是傳說,連她都不知曉,可嘆她們在一起時間太短,納蘭清有太多故事她還沒有聽過。
“清王顧寒還沒有繼承帝位時,曾偶然一次與納蘭清邂逅,那時候納蘭清才十五歲,還未從天蒼閣出師,據說正在苦心鑽研穿雲追月。顧寒酷愛騎射,誤闖了納蘭清當時閉關練武的地方瑤山。對於練武之人來說,鑽研武藝,自創絕學談何容易,亦不可被打擾,顧寒當即被納蘭清趕了出去,年輕時候的他,少不更事,又有些狂傲,加之是皇位的不二之選,又怎能容忍被納蘭清一個女子驅趕?”
老錄說罷喝了一口茶,又慢悠悠地燃起一個菸斗。
“繼續繼續,別停下啊!”
“就是,別吊人胃口了老錄,快說後來呢。”
“後來啊,兩人不打不相識,納蘭清對顧寒可沒手下留情,把他打成了重傷。但是這反而引起顧寒對她的欣賞,於是兩人竟成了知己。可男女之間哪有那般純潔的感情,當時的納蘭清容貌出眾,性子放蕩不羈,巾幗不讓鬚眉,性格爽朗大氣,深得顧寒喜歡。可惜,納蘭清那不拘一格的性子,又怎會輕易鍾情於人,顧寒對她情根深種,自是不捨得為難她,二人便以兄妹相稱,可是直到顧寒承襲皇位至今,他也沒再娶妻生子,他曾言道,這世間,除了納蘭清,他絕不會娶任何女人,就算等到天荒地老,也只愛納蘭清一人。”
雲瑾靜靜的聽著,如果老者說的是事實,那這世上真的有人比自己更愛納蘭清吧。無論男子也好,女子也罷,傾盡一生也要守著心中所愛,已然不易。
有人那樣愛著她,而自己呢,卻將她遠遠推開了。
她悶悶地喝了一口茶,不知是因為心間苦還是什麼,喝進嘴裡的龍井,本該爽朗清幽,而今只有苦澀。
臺下響起了掌聲和歡呼,許多人好似沒有聽夠,納蘭清的故事和謠傳很多,可無人知道哪種是真,哪個是假。
“太后,這老者神神叨叨,誰知道是真是假,咱還是不要聽了。”元熙本想帶雲瑾來散心,卻不想聽到的卻是家主和清王的事,這總會讓太后心裡膈應吧。
“就算半真半假,哀家也想聽聽她的事蹟,哀家對她瞭解太少太少了。”雲瑾微微嘆口氣,好像一切都來不及了呢。
來不及瞭解,來不及知曉更多,只能用這樣的方式,靜靜地聆聽。
“聽說打仗時,納蘭清勸降清王,是真的假的?”終於有人說到了五年前那場大戰。
“自然是真,據說當時賢王妃也就我們的太后娘娘,以一封書信,說服了納蘭家主,家主後來便勸降了清王,隨後太后掌朝,納蘭家便成了皇商,這種恩賜怕是太后給納蘭家主的允諾。”
“太后,這老者好大的膽子,竟敢妄加猜測您的用心。”
雲瑾輕笑,淡淡一瞥,劃過那老者,“他說的也沒錯。”
“清王好歹曾經是一國之皇,這麼聽一個女人話豈不被人非議是昏君?”
“就是,總要顧及整個清國百姓吧。”
許多人都無法理解清王的所做作為,老錄捋著鬍鬚,笑搖摺扇,晃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