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國經過最近十數年修生養息,消化孫國舊地,在鹹國經濟輸血下國力回升迅速,人口大幅增加,因此志國的態度很大程度上能左右這次會盟的結果。
百里燕希望志國能出動更多兵力,晉國方面顯然會以各種理由搪塞推脫,而衛國方面力不從心,經濟太差,制度落後,人口雖多,但內部問題一堆,只怕是仗沒打完,地方上就造反,儘管百里燕也希望衛國能垮掉,但不是這個時候。
至於其他諸侯,黑巾之亂平息後,徐國一直沒緩過勁來,近些年元氣剛有恢復,能出兵,但也主要是騎兵,不太適合正面作戰。
宋國地大人少,經濟總量太小,能看住海岸線就不錯了。歧國、燕國、陳國、趙國都是人口小國,自保都成問題,大舉出兵不現實,所以志國出兵多少,能撐多久非常關鍵。
除此之外,百里燕必須考慮戰後的政治格局,透過戰爭削弱志國,有利於日後的版圖統一。
鹹國已經是工業化大國,基礎教育基本完善,戰後十年二十年將迅速崛起,戰爭帶來的傷亡,在工業發展和經濟浪潮下不會成為負擔。
但志國的本質還是農業型諸侯,若增加一百萬殘疾青壯年,一百萬寡婦和一百萬個殘破家庭,三十年內必然成為其巨大的財政負擔。
震耳欲聾的炮聲猶如石破天驚的霹靂,落在幾十裡外的平地上掀起一陣陣塵土,公良修震驚之餘,卻是與百里燕想到了一起,他也在思考戰爭結束之後各國諸侯的命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