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柱原本想設立專門部門,組織人手去尋找此三大神物,卻讓人告知,這三樣東西,現在就有,而且就在上林苑,王體乾聽說米都督喜好此物,還讓人送了兩大籮筐來。
但米柱還是在東廠裡調派一隊人,專門負責此事,這才是改變時代,造福萬民的事。
至於番薯,在北地稀少,在福建也不是什麼稀罕東西,有福建商人攜來京城售賣。
在萬曆年間,福建人陳振龍棄儒經商,到了菲律賓。他見菲律賓到處都種有甘薯,可生吃也可熟食,而且還容易種植,聯想到家鄉時常災歉,食不果腹,這東西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就用心學會了種薯的方法。
當時呂宋殖民政府嚴禁薯種外傳,振龍愛國愛鄉心切,不顧當地法律的限制,用高價向當地人密購薯藤數尺,裝在竹筒中,用繩繫於船舷浮在海中,避過檢查,經過七天航行,回到福州。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夏,閩中大旱,五穀歉收,振龍就讓兒子陳經綸上書福建巡撫金學曾,建議試種番薯,以解糧荒。振龍讓其子陳經綸向巡撫金學曾呈報呂宋種植朱薯之利,金學曾令其覓地試種。振龍父子即依照土人傳授種植之法,在達道鋪紗帽池舍旁空地試種。4個月後,番薯收穫,可以充飢。金學曾遂通令各地如法栽種,大獲豐收,閩中饑荒得以緩解。
說到番薯,就不得不提金學曾這大牛人,金學曾在陳經綸所獻《種薯傳授法則》基礎上,寫成大明第一部薯類專著《海外新傳》。閩人感念金學曾之功,將番薯改名金薯,又因來自“番國”,俗稱番薯。並在福州、福清等地建報功祠,專祀金學曾和陳振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