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曾在一個夏季的暴雨之後,詢問二爺爺都沒有別人看到,你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至今依然記得二爺的話語:“路是大家都要走的,就算是別人看不到,但是你墊了土,別人好走,到了這裡也會感謝你的,雖然他不知道這是誰做的,但是這是積陰德的事情啊!”
華夏先民的以身作則,影響了幾千年來的漢族百姓,是以,就算是無人看到的鄉間,總是能夠看到道路難行的地方,會有人不計回報的修繕道路!
這個舉動,雖然在金錢橫行的後世,已經近乎消亡了,但是,質樸的鼻塞鄉間,確實依舊有人無怨無悔著!
就連風氣已經向錢看齊的後世,都有人依舊在傳承千年的風俗,更何況是這個人心尚古的明末呢!
因此,當得知張書堂自費錢財,修建了南北往來不便的白河橋樑之後,整個南陽城的商賈百姓都沸騰了。
他們紛紛朝著琉璃橋而去!
此地因為靠近城池,再加上南陽又是中原腹心的重城,是以,距離南陽城池太近的白河之上,在城池兩邊,卻是沒有橋樑連通南北的。
張書堂雖然是鄖陽守備,已經算是南陽諸地的武官之首,但是,就算是他,在南陽城池安危為先的政策下,也是不能修建橋樑的才是!
要知道南陽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個地方,是必須要以城防為主的啊!
若不然,南陽的一眾商賈們,早就在白河之上修剪橋樑了,又哪裡會等到現在,白河兩岸百姓往來,依舊是要麼只能繞行上下十幾裡,亦或是靠著船隻接駁,這種情況出現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