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誠看一眼博克明,細細道來:“因為當時,陳向風在三根針上分別雕刻了三個字,因為有這三個字的存在,才將手杖殘缺的部分牢牢的連線起來。說穿了,這根針即是連結的重要橋樑,也是能夠道破今天殘存部分下落的密語。”
“你是說,三十年前陳向風就已經知道手杖有一天還會再失落?”博克明追問。
“非也。”張兵誠搖搖頭解釋說:“他只是出於一種習慣,‘指明針’與‘手杖’聯絡的這份緣分加一個保險。”
範籬豁然開朗:“為了說明,這三根針是專門為前行之杖製作的,就像鑰匙與鎖的聯絡,都是一無二的。”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張兵誠興奮地說:“所以,找到針,也就能獲得遺落手杖的下落,他們之間的聯絡在三十年前就已經產生了。”
“該去哪裡找這位陳向風大師?”範籬問。
“三十年前陳向風二十八歲。”張兵誠的話讓兩人很驚訝,沒有想到,陳向風二十八歲的時候已經是大師級的人物了。
範籬算了算說:“現在也近六十歲了。”
張兵誠說:“差不多。三十年他是36區秋葉街91號左氏珠寶店首席珠寶顧問,現在他究竟在哪裡我就不知道了。”
“作為同行難道你們沒有惺惺相惜?”博克明問。
張兵誠笑笑:“陳向風是個有點小清高的大師,我們只見過一面。他來看手杖,然後量了尺寸,取了一點點粉末樣品就走了。過了大概三天,他帶來三根如鐵絲一般細的針,親自將手杖連線。但是連線過程是他獨自在密室裡完成的,沒有任何人在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