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璘這才知道劉綎是因為沒什麼機會親自殺敵才悶悶不樂,不禁啞然失笑,但也勸道:“無妨,無妨,在此之後倭軍震動,肯定會有自漢陽南下之敵,屆時便有野戰的機會,劉總戎想要大刀飲血,卻也不愁沒個著落。”
劉綎哈哈一笑,將刀鞘頓地,道:“那就多謝陳總戎吉言了。”
此時隨著時間推移,日頭上升,早晨的薄霧漸漸消散,明軍艦隊的模樣出現在玉浦灣周圍各處烽火臺中。各處駐守的小股日軍見狀嚇了一大跳,分辨出來者並非本方水軍之後,紛紛點燃烽火通知友軍。
可惜朝鮮畢竟不是中國,歷朝歷代以來也沒有哪位雄才大略如秦始皇者,自然沒有那如長城一般的超遠距離烽火傳訊本事。這些烽火臺只能做到互相之間傳訊,並不能將這訊息僅僅透過烽火便傳遞到其他城池。
不過即便如此,各處烽火臺本身也都是防禦工事,既然敵軍來襲,他們自然也都立刻行動起來,加緊準備防禦,只是這種準備事實上意義不大。
正如陳璘和劉綎交談時所說的,由於此地乃是朝鮮南部,現在其實是日軍腹地,防禦什麼的自然鬆懈得很,以至於整個泗川的日軍不超過三百人。
劉綎所部高達三萬,第一波次登陸所安排的則全是他自家嫡系,也就是不會受困於暈船的劉家軍。劉家軍此來一共一萬五千,與剩下的西南土兵兵力相當,不過土兵暈船現象就很嚴重了,因此現在的登陸不打算用他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