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御史侯居良等人,紛紛上疏,別的都懶得說,就揪著他“始進不正,求退不勇”來說事——意思是你入閣沒有經過廷推,本來就不合法、不要臉,現在請辭也只是裝模作樣,分明是留戀權位,簡直丟人現眼!殷士儋當然只能繼續求退,不過他心裡也有盤算——內廷有陳洪給他說話,皇帝不可能這麼快就自己打自己臉,至少短期內肯定不會批准自己的乞歸,畢竟俺答封貢這件大事剛成,皇帝正是威望大漲的時候,可不比當初剛剛繼位那會兒。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了:皇帝在再次連收了幾道殷士儋的辭呈之後,言辭惋惜的批准了。
批准了……殷士儋頓時傻眼,這怎麼可能?為什麼會這樣?他甚至來不及去看皇帝的另一道旨意:經首輔高拱推薦,考慮起復前輔臣郭樸入閣,命諸臣廷推。
而他更料不到的是,這件事的源頭,也就是趙應龍的上疏,其實根本不是出自於高拱的授意!
近兩年來,身懷救明之志的高務實對大明究竟有沒有做出過具有積極意義的貢獻?
有還是有的,但不多。
從他陪高拱進京起復算來,在這差不多兩年左右的時間裡,他順勢而為的給高拱做了一些建議,其中大部分被採納,少部分被暫時擱置。
總體來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仔細算一算就會發現,這些建議和意見都是零散的,大多都是因事而為,並不是系統性的,更不具備決定性的影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