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明初,在太祖朱元璋的悉心經營下,明之北邊防線推至長城以北的遼東、大寧、開平、東勝到嘉峪關一線。當是時,大同、宣府管轄大片口外之地,防務壓力尚不明顯。朱棣登基後,京師北遷,大寧地界與兀良哈,東勝內徙,興和亦廢,北部防線南移數百里。

宣德年間北邊防線進一步收縮,特別是開平內遷獨石,使宣、大二鎮地域縮小,瀕臨邊地,不可避免的由邊防二線而為邊防一線,成為遏阻蒙古南下之要衝。對此,明廷除加強二鎮防守外,還不斷完善該地區的防禦體系。為解決鎮守官員之間事權不一、相互掣肘和鄰鎮間遇敵互相推諉、互不策應的弊端,專設了宣大總督以加強協調,促成了宣大防務區的建立,成為明代中後期北部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明朝北邊防線的一再南移,宣大地區之戰略重要性日益提高,防務壓力增大。

“京師尤人之腹心也,宣、大項背也,延、寧肢體也,甘肅踵足也。”

“若以地之輕重論,諸邊皆重,而薊州、宣、大、山西尤重。何則拱衛陵寢,底定神京,宣、大若肩背,薊、晉若肘腋也。”

特別是英宗時河套棄守後,蒙古諸部“出河套則寇宣府、大同、三關以震畿輔;入河套則寇延綏、寧夏、甘肅、固原以擾關中”,對大明之北邊防線造成很大威脅。

此外,宣大地區多是“分土而治,不相統轄,緩急調遣應援事多掣肘”,兵力分散,而蒙古則不然,常常是集中各部乘虛專攻一鎮。在這種情況下,一鎮之兵根本無法抵禦,需要鄰鎮互相救援。但是各鎮巡撫總兵無權調集他鎮之兵馬,鄰鎮有難,往往坐視不救,“一遇有警,因地方兵馬單弱而各分彼此,不肯應援,縱肯應援,亦多觀望,往往坐失機宜”,造成但求自保而難以自保之局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