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上島原之戰的主戰場,各色旗幟也已經準備在了一旁。
王恬按照手中的作戰記錄重演了各部隊攻防、線路,緩慢而沉重。
同時分析出雙方統帥的戰術目的,以及對整體戰略的影響。條理清晰,邏輯貫通,讓宗義雅男數次擊節讚歎。
“一方是訓練有素的十二萬幕府軍,一方是實際戰力萬餘人的烏合之眾,幕府軍以眾打寡,看起來勝負是明擺著的。”
王恬對於切支丹教——大明定名為耶教,沒有絲毫興趣。對於幕府禁教卻殺戮如此之多的平民,卻心懷不平。
這份不平卻讓王恬不由自主代入到了耶教軍陣營。
他道:“但我覺得,如果亂軍有我軍這樣的組織能力,即便戰鬥力弱一些,十二萬幕府軍未必能夠成功剿滅。”
這話才是白薔薇想聽的。
這次會面豈是宗義雅男的心血來潮?
實際上是明軍對宗家未來家督的投資!
讓宗家下任家主學習明軍的作戰思路,從而引起他改革藩軍的願望,增強對明軍的依賴,可謂明軍軍官取得東瀛藩軍指揮權的重要環節。
而一切的基礎,就在於讓宗義雅男佩服得五體投地。
島原之亂是的導火索是德川幕府厲行禁教,使用了火刑燒死耶教教徒,其中有一個標誌事件便是“平山常成事件”。
平山常陳本是一艘朱印船的船長,因為坐船為中國式平底船,在從馬尼拉回歸東瀛途中,被荷蘭船誤認為是中國船而遭到逮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