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8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如今教育改革之風吹到江南,即便是連生員資格都沒有的“讀書人”,都能順利透過甲等文化考試。有些地方甚至有十來歲孩童取得甲等文憑的事,這無疑導致標準文化考試的存在感降低。

如果江西、福建兩個科舉大省也轉向加入標準文化考試,那這個甲等文憑恐怕就更讓人覺得可笑了。

建立更完善的教育體系和文憑級別,轉眼間就成了不得不考慮的事。

好在華夏從商周就有了學校,到明代各級學校體系已經深入人心。徐梁比照國家學校等級,設定大學、鄉學、蒙學三級。蒙學為各村、坊、縣的義務教育,學制四年,取得標準文化考試甲等文憑者,可進入鄉學。鄉學設於府和上縣,積滿學分之後可以報考各省大學。

大學也都是學分制度,經導師推薦,教授稽核,合格者授予學士學位。從事教育之業,且碩果累累者,授予碩士頭銜;有突出文教成果者,授予博士頭銜。

徐梁之所以採用學分制度,是因為現在的學生水平太過懸殊。有的人入學得從拼音字典學起,有的學生卻是三五歲就由家裡給他請丈夫啟蒙了。所以除了蒙學規定了學制,防止有人一直賴在學校浪費教育資源,其他兩級學校都是學分滿了即可畢業。

到了鄉學,國家只承擔優等生的學費,名曰獎學金。其他學生則要繳納束脩,方能進學。

“秦大人,這是內閣傳下的教育制度變革書,還要我部儘快刊發各地。”書吏畢恭畢敬呈上一疊厚紙包了的檔案,上面寫了檔案的抬頭、秘級、頁數,以及何人發出交付何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