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他有沒有跟上來。李溯垂著頭,走在離她有幾步之遙的身後。
時間還很充裕。
百里顰加快腳步,李溯也加快腳步。
她跑起來,他也跟著跑起來。
他們跑著在關門提示音變得急促之前上車。
住宅區不在熱鬧地帶,又是夜間,走出地鐵站時路上幾乎見不到人影,唯有路燈把影子拉長。
他們並排走回去,百里顰雙手插在外套口袋裡,望著空曠的道路忽然說:“今天感覺很開心。”
李溯也遠眺著延綿不盡的路燈道:“被他們抱很開心?”
百里顰猛地瞥他一眼,頗為不滿地質問:“你很在意嗎?”
“在意的話能怎麼樣嗎?”他也不否認,但坦白之餘又夾帶著些不耐,反倒把百里顰堵回去了。
她語塞,思索時不由得停下腳步。
“你、你在意的話,”一時情急,百里顰忽然朝著他的背影喊道,“我也給你抱啊!”
原本李溯已經走出去幾米遠,聽到這話時,背影猛地停頓。
他回頭,看到女生大義凜然張開手臂,站在原地認真地望著他,像是自以為得出了一個無可挑剔的結論。
她甚至嗅了嗅衣服下襬,確認身上全是衣物清新噴霧的香氣。
夜風無聲無息把她的前發吹亂。
暖色調的燈光下,李溯在倏忽間熠熠生輝地笑起來。
他驟然朝她走去。百里顰在窒息中咬緊牙關,剛要閉上眼,卻並未落入預想中的臂彎。
他伸手,緩慢把她的碎髮繞到耳後壓好。
“我不是那種沒有正當理由就抱對方的人。”說這話時,李溯很嚴肅。
正當理由?
百里顰卻撲哧一聲笑起來。
正當理由是什麼?
淺粉色的泡騰片落入水中。
閃亮亮的海浪伴隨著氣泡從心臟中溢位。
“但我是。”百里顰向前收攏手臂,微微踮腳,笑著把下巴抵在他的肩膀上。
作者有話要說: 孟修:哥們兒我就幫你們到這了88
☆、43
-
“我回來了。”
握著包帶進門時,其實百里顰原本是有幾分緊張的。
時針指向九點。來這邊後, 這是她最晚一次回家。本以為爸爸媽媽是不是會有些不高興, 沒想到進門打了招呼,她也沒得到迴音。
直到走近餐廳, 百里顰才看到一家三口正坐在桌邊說話。
她對餐廳沒什麼好印象。
因為百里康才特別喜歡在餐桌上教訓孩子。
雖說百里顰幾乎沒被教訓過,但被迫旁聽弟弟被罵也不是什麼好的體驗。時間一長, 每當百里康才一開始甩餐具,儘管被呵斥的不是自己,百里顰也總覺得額頭有經脈在止不住地狂跳。
百里慎中考將近, 下週百里康才要去給他開家長會。
瀕臨發病期, 其實醫生是不推薦他走動的。但百里康才執意要去, 只能楊洛安作陪。
中考決定了高中三年要去哪裡備戰高考。
百里顰原本想躡手躡腳回臥室,沒想到還未到樓梯口, 就被楊洛安叫住。
“顰顰, ”楊洛安抬頭說, “弟弟要考高中了。你也來談談你的想法, 幫笑笑做做思想工作。”
她去做思想工作, 只怕百里笑不出問題都難。但心裡這麼想,嘴上不能這麼說。百里顰走過去,像坐到審判席似的坐到百里笑身邊。
剛落座, 她聽到百里笑忽然低語:“你今天很開心嘛。”
她沒回話, 只草率地笑笑了事。
百里康才也徐徐說道:“你姐姐雖然中考成績不理想,但如今也靠自己的努力,在高中進展得不錯。她那時候讀書, 我聽你奶奶說,一晚上就睡三、四個小時,到處去上補習班……”
這話百里顰聽得膽戰心驚。
她認真學習時,的確是豁出命去讀的。
但百里笑基礎這麼好,等上了高中,不僅不需要像她這麼拼命,而且成績沒準還會更好。
她微笑,也只能說“笑笑一定沒問題”這種客套話。
好累。
心力交瘁。
等差不多一個鐘頭過後,她才回到房間,手機裡有四十多個未接電話。
全都是李溯。
好可怕的人。
百里顰拿著手機,一邊思考要不要打過去,一邊開啟窗戶透氣。
她剛走到窗邊,注意力瞬間被樓下的人影奪走。
李溯獨自站在樓下,仍舊是那身單薄的打扮,正把手機舉到耳邊。
他看見百里顰,她也看到他,手裡的手機就響了起來。
百里顰手忙腳亂接通,接到時急匆匆問:“你在外面待了多久?!”
李溯則朗聲道:“不是讓你打我電話?”
“我被我爸媽叫去陪我弟弟談心。”百里顰說著,忽然之間放鬆下來。她趴在窗臺上說,“完了,看到你,我現在超想從二樓直接跳下來的。”
他似乎是失笑,卻轉瞬咳嗽,清了清嗓子恢復鎮定道:“要麼我爬上來?”
“不要,不要。”百里顰說,“謝謝你。我安全到家,你可以放心地回去了。”
“嗯。”說這話時,他抬頭看向她的窗戶。
她朝他笑著揮手。
又不是在火車站送行,揮什麼手啊。
李溯想著,卻又按捺不住笑意,只好垂下頭,深吸一口氣才再抬起臉,同樣朝她揮手。
他後退,後退途中也緊緊盯著她,直到從燈光下退到陰影裡去。
百里顰看不見他的影子了,但卻還是長久地立在窗前。
不管閉上眼還是睜開眼,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她抬手攥住胸口,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忽然有這種念頭。
明明連高中三年都還沒過去,百里顰卻覺得,在漫長的人生裡,她好像會一直記得她開啟窗戶、看見他站在樓下的那一刻。
暮春時節的夜裡,百里顰闃無聲息,頭一次對人生裡的某件事感到如此肯定。
-
盼星星盼月亮,研究性學習課終於來到。對於高二來說,任何不用坐在教室裡被高考科目侵擾的活動,毫無疑問都是福祉。
整整兩天,3班和4班合併,只需要去科學館聽整天笑眯眯、最為和善的林浩老師講課,結課後再寫個論文和調查,實在是太輕鬆了。
就連不擅長寫任何書面文字的百里顰也感到快樂。
因為透過一個學期左右的志願活動,她已經免去了寫論文的作業,只用安安心心去聽課了。
然而,等被集體帶到科學館時,百里顰才發現,他們收到的情報只是實際情況的一部分。
不是3班和4班共同授課。
是文科3班和4班、理科15班和16班共同授課。
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