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0-05-22 19:50:02

交作業,略顯倉促,不足之處,請師友們多多指正

接上文

周夷王四年,古蜀地經過百餘年的默默耕耘,人口越來越多,建築物也越來越多,五里一舍,十里一落。為利往來,河道寬闊處假舟渡河,窄處則架起了些木橋和竹索(蜀語稱“笮”)。平原上,河道疏浚,稻田桑竹,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販夫走卒,車馬吆喝,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怎一個欣欣向榮之景!

商貿貨殖也再次興盛了起來,北上商道崎嶇難行山高路險,走的相對較少,西羌古道則是一直不衰,東出巴荊峽江古道隨著行船技術的提高,走得越來越遠,此時最興盛的商道依舊是南中與平原之間的“西南絲綢之路”和東邊的“僰道”。平原的織物、器物、手工製品、禮器等經過這兩條道不斷進入南中地區,甚至一度南下到了交趾(漢),即今越南北部一帶。南中的藥材和礦物也源源不斷的湧入成都平原,藥材種類和數量的增加直接促使了古蜀藥理學的進一步繁榮。四川中藥和中醫歷史悠長,積澱深厚,值得相當程度的重視和深入研究,成都老官山漢墓的醫學竹簡和市區漢墓發現的扁鵲醫學遺物皆可見一斑。南中的篤慕後支藉著與古蜀地和南亞一帶貨殖商貿迅猛發展,逐漸成為為南中一帶的部落翹楚。蜀主時代起,南北兩地來往頻繁彼此聯姻,南北關係愈發緊密,不僅如此,兩地緊密的關係還體現在古蜀與南中地區在貨幣體系的改革上。上文解析了古蜀和中原來往交流貧乏的兩個原因,一是山水相隔遙遠和,二是語言交流不暢。此處便解析原因之三,中原地區和西南地區的社會經濟結構的差異和貨幣體系的不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