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9-12-11 10:15:13

殷商滅夏後,幹了什麼?

《古文尚書》雲:“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關鍵詞:夏社

《史記封禪書》記載曰:“其後三世,湯伐桀,欲遷夏社,不可,作《夏社》。”關鍵詞:欲遷夏社

《竹書紀年》捲上記載曰:“﹝ 殷商、成湯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 亳,始屋 夏社。”關鍵詞:屋夏社。

這麼多史料記載皆表明一點,殷商想去除夏朝曾經存在過的印跡,其入手的地方就是“夏社”。結合後來殷商卜辭記錄可見殷商極尚鬼神,說明他們對祭祀是相當相當重視的,“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由此及彼將心比心,為了表明“天命所歸”,殷商必然會盡全力去除夏朝存在最大的憑證,即夏社祭祀地和祭祀物。

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時代,如果一個部落或者氏族的延續和表明自己由來的最佳方式莫過於祭祖祭天,以祭祀的方式來銘記。換句話說,祭奠和祭祀也是歷史的另外一種書寫形式。

欲革其史必毀其祀,欲滅其國則除其史,做法雖有異,但異曲同工。

史書對失敗者的評價多半是不太友好的,比如寫夏桀怎麼怎麼荒淫無度,暴虐無道,窮兵黷武.集各種低劣品質於一身,意思就一個,他亡國是應該的,但又有史料記載其文武雙全,敢想敢幹,如對商紂帝辛的評價亦是如此。竊以為,一個王朝的衰落,其直接領導人如帝王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尤其是唯君命是從的封建時代,但僅僅是帝王個人的腐敗尚不足以導致一個王朝的滅亡,統治階層的集體腐朽才是根源。君不見,每個王朝的開創之時,從上到下無不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但時日一旦長久,後來者習慣了舒適和安逸,而過度的舒適安逸和伸手即來的供給則帶來了毀滅。到了王朝晚期,即使有力挽狂瀾之意願,終究是沉痾難糾,頑抗徒然耳!具體的表現就如歷史書上所述的:不願退出歷史舞臺,要做最後的負隅頑抗,比如夏桀和後來的商紂。史書自相矛盾的評價或有當世價值觀的體現,此處不做置評,然,成者為王敗者寇的歷史價值觀當真要不得,時日長了,這樣偏頗的歷史觀極容易形成偏見甚至認知缺失,無益於歷史文明進步和辯證歷史價值觀的形成。史書之評價今人當慎讀、慎思、慎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