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3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比如元鼎年間先零夥同牢姐、封養叛亂,令居縣裡從十四歲到六十歲的男子,幾乎人人都應募參戰,也撈了不少好處,虜了些許羌人為奴隸。”

“可自從太初年間兩次遠征大宛,令居去了百多人,卻只回來寥寥數人後,再遇上類似的募兵,便謹慎多了。”

任弘恍然,想起路過白龍堆時,看到那些標記出道路的屍骸白骨:“原來令居人也參加了大宛之戰。”

太初元年第一次遠征,漢武帝發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以往,其中大半是募兵。因為低估了大宛的實力和沿途損耗,仗倒是沒打,往來二歲,士卒卻只剩下十之一二。

第二次遠征規模更大,赦囚徒扞寇盜,發惡少年及邊騎,歲餘而出敦煌六萬人。

可等他們帶著天馬歸來玉門時,卻只剩下萬餘,四五萬人就這樣在路上就沒了……

“戰死者其實不多,多是因為染上了疾病或者乏食。”

說起此事,趙甲還有些憤怒,他的親弟弟就死在徵宛的路上:

“而將吏貪鄙,不愛士卒,驟然侵牟之,以此物故者眾,而本該屬於士卒的賜錢,就歸了當官的。事後天子因為萬里征伐,不錄其過,沒任何人受懲處,反而加官進爵,官吏倒是高升了,只是苦了死在路上的募兵士卒,他們應募萬里遠征,是為了那不多的歸葬錢麼?”

在這年代,小卒的生與死,不取決於看敵人強弱,而是看你的主官是否有一點良心,不求愛兵如子,不作惡就謝天謝地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