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出發點還不是為了他?他是她生的,哪有親孃不疼自己的孩子的,他出生的時候,她也是高興了很多,含在嘴裡怕化的。
如今,老二為了自己的小家,可以拋棄她。
再看看老大,就為了那一百塊錢,竟然也可以那麼狠心,他難道忘了當年為了給他娶媳婦下彩禮,家裡把僅剩的兩百塊錢都墊出去了嗎?那可是老二在外面做了半年的短工,又賣掉了一隻豬幾隻雞,省吃節用攢下來的,他都忘了嗎?
如今要分家了,卻可以自私到這種程度?她狠狠地瞪向了劉招娣,肯定是這個老大媳婦慫恿的老大,否則以老大對家裡的孝順,肯定不會幹這樣缺德不顧兄弟情義自私的事情。
不要以為生了早早,就可以在這個家指手劃腳,老孃還沒死呢!
蘇老太咬牙切齒,氣到胸口疼了起來。
“娘,分家不代表家就四分五裂了,兒子們都會孝順你和爹的。”蘇成才在旁安慰她。
蘇老太那疼著的心口這才緩了過來,還是小兒子孝順,大兒子二兒子有了媳婦之後,都不把她這個老孃放一邊了。
蘇老爹的分家,並沒有被蘇老太打斷。分家那已經是鐵板釘釘上的事情,半途是不可能作罷的。而且老三說的對,分家了又如何?不可能因為分家了,一個家就四分五裂,他們還是兄弟,還是他們老兩口的兒子,說到天邊去,也割捨不了這份血緣情。
分就分了吧,希望能夠挽回二兒子冷掉的心,只希望不要真的就此成陌路。
“錢就這麼決定了,我和老婆子一百,老三兩百,老大老二各一百,誰敢說半個不字,滾出這個家,淨身出戶!”蘇老爹拍定方案。
這會再沒有其他人有異議,就連老大也不說話了,劉招娣說:“爹這個方案極好,他三叔還沒有成親,確實應該要給留出彩禮錢。如果以後錢不夠,也可以跟我們長房說,我和孩子他爹都會贊助。”
劉招娣的話,讓蘇老爹的火氣下去,同樣也讓蘇老太對她的臉色好了很多,老大媳婦還是很聽話的,也孝順,剛才是她錯怪她了。
蘇勤和陸思華卻沒有說話,老三結婚時間還長著呢,難道他們會看著老三娶不起媳婦而袖手旁觀?只要他們日子好過些,多少會贊助一些。只不過這話,不需要現在說,以後事情發生了再拿也不晚,現在把話說圓了,萬一以後日子過得不好,拿不出錢,反而丟臉。
蘇成才臉上依然掛著和煦的笑容,“大哥大嫂真不必,我還小,等到訂婚結婚那也是好幾年之後的事情,你們也要過日子的。”
劉招娣卻給了友好的笑容,話裡話外的意思,說明了能接濟自然會接濟。
這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的樣子,讓不少人感動。
蘇成才卻依然一臉的笑意,只是那笑意並不達眼底,被他很好的掩飾了。
蘇老爹說:“老大有這份心,做父母的也欣慰。剩下的就是這六間房了,這房三間是後來建的,家裡就不分房了,原來怎麼住,現在還怎麼住。”又頓了頓,“如果你們要另外建房,到時候老房子收回去,就加點錢。”
三兄弟覺得,這樣分配很合理。
“還有五畝自留地,都是山地,除了兩畝給我和你們娘作為養老地,剩下的三畝地,你們就平均分了,每家一畝,可有意見?”
蘇大力眼珠子一轉,“我沒有意見,爹孃要兩畝養老地,是需要的。”
蘇勤和蘇成才也沒有意見,爹孃一人一畝養老地,剩下的給他們兄弟,這個分配很合理。
剩下的就是幾隻家禽和豬了,蘇老爹說:“家裡的雞鴨和豬就不分了,等到年底再分。工分就各自的歸屬各自,糧食等秋收大隊分糧再分,有意見嗎?”
三個兒子全部沒有意見,這樣分配很公平。
蘇勤本來以為,自己提的分家,最後會被淨身出戶。爹這樣分配,公平得讓他感動,爹還是公正的。
陸思華也非常的滿意,這個結果非常好了,如何能不讓她感動?
蘇建國兄弟三人,更是一點意見也沒有,心裡很感慨,奶雖然壞了點,爺對二房還是很關照的。
陸姥爺也覺得,這個分配極公平了,這老蘇雖然做事有點偏心,在分家上倒也沒有讓二房吃半點虧。就這一點,倒是讓他另眼相待了。
蘇老太撇了撇嘴,“老頭子說完了?那我說幾句,我和老頭子就跟著老三過,每家每年一百斤糧食一人養老金,可願意?”
蘇大力眼珠子又一轉,“娘,哪有讓老三養二老,自然是由我這個長子來照顧父母的。”
劉招娣說:“孩子他爸說的對,爹孃應該跟著我們大房,長子養老最應該。”
蘇老太揮手:“老三還沒有結婚,我們還要給他操持,還是跟老三吧。”
蘇大力說:“爹孃啊,你們不跟著我一起,村裡會戳我脊樑骨,以後讓兒子怎麼出去做人。”
這一哭,鼻涕眼淚齊下,看得在座的人都覺得,這老大確實是個孝順的。
蘇老爹說:“我們還是跟著老大,長子養老,這是規矩。但是我醜話說前頭,老三還沒有成家,以後成家了,我們老兩口肯定是需要貼補他一些的,你們做兄弟的也要補貼。”
蘇大力和蘇勤急忙說是,這讓蘇老爹和蘇老太非常的滿意。
支書老山叔和大隊長大明伯兩個人很快就寫了分家單子,做了見證人,大家都在分家單上籤下了名字。
這個家算是分成了。
最高興的莫過於二房了,終於分家了,能夠過自己的小日子了。
蘇老爹說:“咱們就再合在一起吃一頓飯,明天一早開始,你們各自搭夥吃飯。”又跟支書和大隊長說,“老山大明哥,你們今天就在家裡吃,勞你們在分家上做了見證。”
支書和大隊長倒也沒有推辭,這樣分家後在家裡吃飯的情況,在下河村也算是一個慣例了。
陸家和劉家的親家,也都留了下來,這頓自然是少不了的。
這頓飯,掌勺的人自然是陸思華和劉招娣這兩個妯娌,自然也少不了蘇老太。蘇老太那一雙眼睛可是刁著,可不許媳婦兒多用油,用油的時候,那是盯著的。
真正掌勺的人,其實是陸思華,她做的菜好吃,蘇家誰都知道,以前家裡的家務幾乎都是她包的了。劉招娣很少在廚房忙,每次輪到她做飯的時候,總是會以各種理由推掉,最後都會落在陸思華的身上。
這一次自然也是不例外。
反正是最後一餐了,陸思華倒也不在乎應該是誰做的,多幹得活身上也不會少塊肉,幹活就幹活吧。
劉招娣最後以蘇雨婷哭了要抱為理由,跑出了廚房,燒火的活最後落在了蘇建民的身上。
建民已經四歲,雖然個子小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