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當我們自以為明智的指點別人的泥沼的時候,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身陷於別人眼中的泥沼呢?大家都明白的一個真理,旁觀者才能清嘛。
王處長和張老師沒法勸王承,只能寄期望於時間,或許,在那姑娘沒到二十歲之前的這一年多里,王承能夠有更快的成長,能夠更成熟的來看待婚姻、家庭。
王處長和張老師只能勸自己,對每個人來說,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泥沼,兒子總要去經歷,才能成長,這是誰都逃不過去的軌跡。
你看,目力所及的大家,不是都過得好好的嗎?這說明,每個人都有從泥沼中爬出來的那一天,或早或晚而已。
若是此事一定要如此走下去,王處長和張老師最後也只能期望,在經歷過父母的出賣之後,孟小佑已經成長起來,希望她至少能夠做到,不把她的父母帶進和小承的婚姻裡。其他的,能幫的幫,能引導的引導,慢慢來吧。
越是年少,每個人關於幸福的定義就越是不同。等最後形成幾大趨同的觀念,基本都是有了經歷有了年齡之後,那個時候,很多的道理,長者不再多說,大家也已經能夠明白。
所以,大多數的人,一邊憎惡著自己長輩的世俗,一邊發現自己最後長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模樣”。
我們真的只是長成了我們曾經最討厭的模樣嗎?
不是的,每一輩人的成長,雖然有複製,但是更多的是改良,優勝劣汰,一直以來就是大自然不變的生存法則。所以,大家雖然口口聲聲說這是自己“最討厭的模樣”,同時大家也的確在越過越好,不惟物質,長江後浪推前浪,大家比父輩們更進步的,更多是認知,是精神層面的超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