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馬寺多次遭戰火摧毀一樣,洛陽也不能倖免。十三個王朝沒有留下多少東西,倒是洛水還在古城北側靜靜的流淌。
本來幾人是準備在這裡多待幾天,結果只住了一夜就動身西進了。
從洛陽一路西行,又走了數日,一行人來到了關中門戶潼關。
北臨黃河,南踞山腰,因“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這裡地勢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俠,只有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
所謂“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
唐代大詩人杜甫遊此後留詩一首:“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加之潼關的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是東進中原和西進關中的必由之路,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而緊隨山海關之後,被稱為天下第二關。
三國演義中,曹操和馬超、韓遂在這裡大戰,使潼關揚名天下。是不是真實的歷史故事,不得而知,反正潼關城裡還有馬超刺槐留下。
就算已經有些年沒經歷戰火了,但畢竟是軍事重鎮,總保持這高度戒備。所以潼關城門早開晚關,每天只開一次。過往人員一般是要住一夜的,秦月這一行人也不例外。
少夫人這一次出遠門算是開了眼界,無論走到哪兒裡,都不肯錯過好玩的去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