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復讀那一年特別用功。那所學校旁邊有個沙灘,聽一起復讀的人說這個沙灘特別漂亮,但是羅江一次也沒有去過。1990年,以“頭懸樑錐刺骨”的精神,羅江的分數達上了國家重點分數線,但救了不少人性命的父親並沒有多少經驗來幫助女兒上一所好大學,結果只上了省內一家師範學校新聞系,其後成績優秀的她在本校讀研,留校呆了一年後她終於決定南下到深城。
在學校呆的這八年,讓羅江受夠了所謂的學術研究。同事們研究的物件無非有兩大塊:一塊是領導人說了什麼,他們的話結合當下實際有哪些指導意義;另一塊就是拿著西方傳播學家、社會學家或者著名哲學家的理論,拿來套在國內的社會實踐上。
當年羅江坐在臺下聽老師用西方理論來套中國現實,這兩張皮如何能融合到一起,沒有幾個人講得明,也沒有幾個人聽得懂。大家本來追求的就不是講的明白聽得懂的問題,大家追求的是文憑和學位。
有一個當年的老師後來的同事最喜歡拿西方哲學家、社會學家說事,開口哈貝@馬斯,閉口馬克斯@韋伯。但羅江在圖書館啃完了馬克思和亞當@斯密;看完了薩特@韋伯的書之後再來和當年的老師探討,卻發現老師連這些大家們的中文版著作都沒有看過,不知道這位仁兄天天講韋伯說了這,說了那,韋伯先生如果地下有知發現自己的理論如此應用廣泛,應該非常鬱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