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朝中大臣來說,國家是否滅亡,那是一個很次要的問題。人事權力變更才是致關重要的所在。
追究統兵大將的責任,這是大宋無恥文人最喜歡乾的事情,而且樂此不疲。
姚古屯兵不進,導致种師中敗亡,當然應該追究責任。那麼,和姚古有關聯的人是否也應該一併追究,成為爭論的焦點。
難道李綱真的要追究姚古的責任?非也!
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宋文人都精通此道。
按照金國特使王汭的說辭,主要是因為“蠟丸”事件,導致大金友邦怒火滔天,從而導致這場大戰。
當時邢倞彙報蕭仲恭、趙倫劇烈爭論的情形,朝中文武大臣都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也是立功的機會,所以好多人都慷慨陳詞,認為應該儘快和耶律餘睹聯絡,其中主和派突然顯得非常激進。
李綱太自以為是了,他把矛頭指向唐恪等人,想給主和派以重大打擊,忘記“蠟丸密書”是少宰吳敏寫的!
如果要追究“蠟丸事件”的責任人,少宰吳敏絕對脫不了干係。
李綱一輪發言剛剛結束,朝堂上頓時風雲突變。
原本主戰的少宰吳敏,突然站出來極力主和,而且和太宰徐處仁發生劇烈的語言衝突!
事情演變到最後,徐處仁口中開始不乾不淨,完全有了潑婦罵街的架勢。
少宰吳敏不甘示弱,同樣把徐處仁的種種不是當庭訴說,指責徐處仁原來就犯了欺君之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