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摧的道理了麼?
一時間猜不準,孫妙竹便決定先順著孫語蘭的話。
她柔聲道:“那我回去了,你早些睡下罷。”
門外腳步聲漸遠,孫語蘭強撐著的一口氣終於一鬆,她皺著眉狠狠揉了一把膝蓋,下一瞬又被疼得齜牙咧嘴。
這個孫妙竹,哪有這麼好心!一定是來看她笑話的,她才不能讓這種人看笑話!
孫語蘭咬著牙,繼續揉著凍得僵硬的膝蓋。
*
第二日是個晴天,趙陸換了常服回來,沒有去養心殿,卻抬腿往長樂宮走。
長樂宮裡,孫太后正在生氣。
“才進去就讓人出來了?”
金縷回道:“不是還剩了一個麼?他也不敢給娘娘臉色看的。”
孫太后卻說:“這一個也並沒有留,後來還不是趕到圍房住去了?”
金縷正要開口,金釵恰好掀簾進來,躬身對孫太后道:“陛下來了。”
“這會兒來做什麼?”孫太后皺眉,“沒得來惹我心煩。”
但她仍是叫金釵請趙陸進來。
跟著金釵進來的趙陸,微微喘著氣,見到孫太后就要下拜:“拜見母后。”
孫太后伸出手,虛扶他一把,面上關心道:“怎麼這麼汗水淋漓的?”
趙陸接過金縷遞來的帕子,擦了擦額頭,笑道:“一心想著見母后,下朝就往這裡趕了。”
“那也不必如此著急,”孫太后嗔道,“我難道還會跑了不成?”
趙陸跟著她走到桌邊坐下,面色赧然:“兒臣是有事問母后的話。”
“何事叫你這麼心急?”
“是昨日……”趙陸似乎有些踟躇,像是怕孫太后不喜,“昨日那三個姑娘。我雖見了,但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不敢隨意處置,或是將人退回。所以就讓她們在圍房住下了。今日特地趕來問問母后,可要怎麼安排。”
孫太后一聽,回過味兒來。
長樂宮送了幾個女孩子到趙陸身邊,雖然人都心知肚明這是怎麼一回事,但畢竟那三個人還沒有名分,若趙陸昨天就碰了她們,反倒讓人覺得孫家的姑娘不尊重了。可要是將人退回來,就又打了孫太后的臉了。
這樣看起來,倒是趙陸的做法十分穩妥。既保住姑娘家的清譽,又全了孫太后的面子。
再看趙陸此時神情,又慌張又不安,顯是惶恐。孫太后之前的氣立時便消完了。
她笑道:“如今你登基了,後宮空虛,正等著充盈。這三個女孩兒,都是孫家精心挑選的,若有中意的,留下便是。若不喜歡,來年再選也可以。”
“母后家的人,我自然放心。”趙陸略想了想,又道:“那就都留下罷。請母后賜個吉日,封了位份,以後就名正言順在宮裡住下了。”
孫太后說:“既然都留下了,不拘哪個日子,這事兒你自己決定就好。”又說,“母后家的人自然也是陛下的人,一家人,不必分什麼你我。”
趙陸垂頭,眼中暗光忽現,嘴上卻笑道:“是兒臣失言了,還請母后勿怪。”
“做母親的怎麼會怪孩子呢?”孫太后轉頭,讓金釵去取一隻人參,“這是前幾日,你外祖父拿給我,讓我補補身子的。今日你來了,我就拿給你。陛下身體康健,就是社稷之幸了。”
“多謝母后。”
從長樂宮出來,步攆已經在外等著了,趙陸坐上步攆,金公公跟著走回養心殿。
一進暖閣,趙陸就說:“更衣。”
金公公連忙招手讓幾個小公公進來,等換好衣裳,趙陸坐在寶座上,一言不發。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道:“把東西拿過來。”
金公公應下,取了孫太后給的人參進來。
開啟木匣,只見錦盒中的參呈“人”字,根鬚細長,儲存完整,還能聞見極明顯的香氣。
倒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收起來罷。”趙陸語氣平淡,“竟比上貢的還要好。朕這母后也真是割愛了。”
又嗤道:“‘精挑細選’?果然‘精挑細選’。”
金公公不敢作答,只弓著身,將木匣闔上,又退了出去。
等再進來時,趙宜安也跟著來了。
她穿著一條杏色歸鶴裙,小小的白鶴綴在裙襬上,略一走動,就被帶著一同翻飛。
手上還拿著東西,趙宜安腳步略顯匆忙,一路走到趙陸跟前蹲下。
趙陸問她:“走這麼急做什麼?”
“瞧。”
趙宜安卻沒答他的話,只將手上的物件舉起來給他看。
“應秋找出來的。”
趙陸低頭看去,原來是一副九九消寒圖。上書“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趙宜安已描畫了前兩個字,第二個字還差兩筆。
“你知道這是什麼?”
趙宜安看著宣紙上自己描完的筆劃:“當然知道。”
她將這句話念了一遍,又小聲嘀咕:“我只是忘記了一些事,又不是傻了。”
神色難得低落。
頭頂忽然一熱。
趙宜安抬起眼睛,趙陸卻已經將手收了回去。
他慢慢搓著手心:“嗯。”
一時間有些沉默。
趙宜安收起畫卷,問:“你要畫麼?還有一筆,留著給你畫。”
趙陸頓了頓:“只有一筆?”
趙宜安的臉上飛起一抹紅雲,她糯糯道:“昨天畫得太出神了……”
其實是她畫得太高興,差點連一筆都沒留下。
趙陸便站起身:“我也有,叫金公公拿來,咱們一起畫。”
他的東西自然比應秋找出來的好上百倍,一副九九消寒圖,金公公呈上來十幾樣,有畫圈的,描字的,還有點梅花的,樣樣做工精細。
趙宜安目不暇接,最後選了一副點花瓣的。
選了這個,就要用紅色。
伺候筆墨的小公公研了朱墨,趙宜安跪坐在通炕上,執筆飽蘸墨水,然後輕輕落筆,在樹枝上慢慢點出一朵九瓣的梅花。
從冬至開始,畫完一副消寒圖,冬天就剛好過去。
她以前也畫過這個。昭帝在時,趙宜安常常畫完一副送給他,以此換一件新年賀禮。
譬如一條大藍寶和大珍珠穿的墜子,柿子紅的瑪瑙鐲子,或是上貢了只兩小盒的香料。
雖然拿一副圖來換實在不值,但昭帝疼她,趙宜安想要什麼,他從不吝嗇。
比起人人捧在手心裡的湖陽公主,當時還是七皇子的趙陸,哪怕他畫了幾百張的消寒圖,也換不來昭帝的垂憐。
所以那時,他就天然地厭惡湖陽這個姐姐。
走了一會兒神,趙宜安忽然道:“該你了。”
趙陸一怔,趙宜安已經將筆遞到他跟前。
他接了筆,小桌上的圖也換了個方向,變作朝著他。
趙宜安伏在桌上,盯著筆尖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