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拍腦袋,尋思真是搞錯了,後世曾經攀登過八達嶺長城,被其雄偉壯麗所震撼,就以為漢代長城也是石基磚砌,也是長城連線烽火臺。原來漢長城只是簡易版,甚至有些沒有烽火臺。
其實秦漢長城遠在數百里外,深入草原二百里,生產力又極落後於明代,哪裡來的條石,哪裡來的磚頭,哪裡來的燒磚的木材呢?
牽縣令:“一百多里外,白河兩條支流間,有前漢的女祁縣和後漢的赤城塞,王莽改女祁為祁縣,前漢上谷東部都尉駐紮於此。由東部都尉負責上谷郡東半部200裡外長城,而西部都尉就在寧縣,負責西半部200裡。
從四百多里外長城邊的造陽,到東部都尉,有約250裡的驛道,每十里到二十里,設定一亭,有一高臺,以便於沿路點起狼煙示警!”
“如此拒敵於國門之外,以攻代守,壯哉!”劉備琢磨這就是外線防禦戰略。
祖茂:“如此良策,後漢為何廢棄不用?”
牽縣令:“經過王莽之亂和綠林赤眉,到光武復漢,戶口已減半。天下民生凋敝,光武帝認為官吏和軍隊過多,便下旨撤併郡縣、省都尉,外長城也逐漸廢棄啦。
光武帝將烏桓內遷幽州幷州緣邊諸郡,為漢偵騎,舊長城更失去了示警的價值。再經過多年風水雨淋,外長城早已不可能起到隔絕內外的作用,也就廢棄不用啦!
取而代之的是內長城:於北面一兩百里,藉助燕山等山脈,於要隘處設城塞、關隘,駐紮戍邊屯兵,兩翼延伸城牆,以助防禦。內長城相互之間被山嶺分割,實際上並未像外長城那般東西萬里貫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