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與利益掛鉤的。”卜瑾,“知道為什麼韓國隊贏了還遭到球迷的抱枕加雞蛋嗎?有時他們選擇輸了反而能得到更高的報酬。”
鍾曉菲瞪大了眼睛,“為什麼贏了還遭此厄運啊?”
卜瑾,“理由很簡單,因為球迷們賭的是德國隊贏啊,而並沒賭他們本國隊能贏,一旦動搖了他們金錢的根本,他們當然不會高興啊。”
“知不知道愛國啊?他們這些人。”鍾曉菲嘟著嘴,“錢果真那麼重要嗎?”
鍾曉菲,“當然啦,誰不愛錢啊?”
這裡與那裡沒有什麼不同,這裡的人與那裡的人也沒有什麼不同,而人心這種東西,譬如私心,也譬如榮辱,其實都是沒有國界的,都是大同小異。
雨嘩嘩地下時,老母親又打來電話說是她的玉米地裡原先種的那些種子瞎了,讓我再給買點種子,而種子站也只有我們海茗縣城裡有,當然市區更有,只是農村卻沒有這樣的專門市場,可能怕農家人種得都比較多怕兌假吧。
只是對於種玉米必須用購買的種子,而不能用自家收的做種子,我還是心存疑惑的,當然又要普及一下知識了:在農學意義上講,玉米屬於雜交作物,雌雄同株,但有空間隔離,雌花在接受本株雄穗花粉的同時也接受外來花粉,然後受精。?自家種植的玉米,播種的時候稱之為“F1”代種子,秋季成熟後的玉米籽粒經過一個世代,變成了“F2”代,如果將“F2”代,也就是用自家收穫的商品玉米種植的話,長出來的玉米群體會產生瘋狂的性狀分離,高的高,低的低,什麼樣的都有......所以,買的種子是“F1”代雜交種,它能保證群體的一致性和豐產性。可是還是有網友心裡不能理解,這不又有人問:F1、F2代什麼意思?是不是F2代性狀分離的厲害,高的高,矮的矮,玉米就不好授粉了,所以不豐產?如果人工授粉,是不是會豐收?我是說如果,當然不可能的了!發起人再次給予了更全面且便於理解的解釋:市場上銷售的玉米種子是“雜交種F1代”。打個比方:從生物遺傳學上講,這裡所提及的F1代是由其親本配合產生的,假如它的父本(爹)和母本(媽)的基因程式碼分別是Aa和Bb,那麼這個F1代(兒子)的基因程式碼就是“AaBb”。這個F1代的群體可以保持著A和B的優勢和整齊一致性。如果F1代經過一個生育週期(種子從出苗到秋天收穫新的玉米),再種植,就變成了F2代(孫子輩的)了。由於它是在群體間自由授粉,所以就沒有了親本的一致性,那麼它的基因程式碼組合就產生了多樣性,它可以是:AABB、AaBb、AAbb、aaBB......等等。並非高矮胖瘦這麼簡單的問題。如果人工授粉,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單個植株的種性純度,但是不會保證豐收,還是會出現性狀分離,因為它們本身的基因不純,是雜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