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蔬菜和肉,幾天買一次雞蛋,沒有新鮮牛奶喝了,自己家也不做麵包,都是從麵包店現買。
簡偶爾會外出逛街。要是湯姆需要離開法院辦事,他總是很快辦完公事,就能早一點回家了。
簡對自己的小家十分滿意,覺得佈置的太合乎她的心意了,就連新換的窗簾的布料和花紋也是她喜歡的顏色和花紋。
結婚前幾天,媽媽悄悄的跟她說了,結婚後要跟丈夫做的事情,簡之前只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不知道所以然,臉紅紅的聽了一大通。
結婚當晚,實際上他倆並沒有睡在同一個房間裡,直到到了倫敦,到了自己的“家”。
咳,床上做的事情,好像沒有那麼可怕,也好像沒有那麼好。
總之,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也都是混亂的。
*
她把已經寫完的幾部小說都帶來了倫敦。
白天,在屬於自己的書房裡繼續修改書稿。
自己是這個家的主婦,因此可以要求女僕在她在書房裡的時候,不要進來做事。她可以完全不受打擾的在書房裡待上整整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直到湯姆回來吃飯。
法院下午6點下班,回家正好是吃正餐的時間。家裡人少,菜色不多,開銷也不大,簡不用做家務,但得學著記賬,每天用了多少錢,她這個家庭主婦得知道的清清楚楚。
他倆白天很少會見面,於是總是在餐桌上說事情,湯姆今天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人或事情,簡在家裡待著還是出去逛街了。簡覺得記賬也挺有意思,她可以瞭解到倫敦的物價,用以對比倫敦與斯蒂文頓的物價的巨大差別,這些生活細節都是很好的。
*
他們沒有出去度蜜月,主要原因當然是經濟問題,因此湯姆總覺得好像虧欠了簡。他們還在新婚期,湯姆對簡百依百順,她說什麼他都不會反對。
簡也沉浸在新婚的喜悅中,寫給凱茜的信裡都好像從信紙上冒出了粉紅泡泡。她對凱茜說湯姆是多麼的溫柔,並且沒有失去他對一些荒唐的事情的譏諷和嘲弄,他們在這些方面高度統一,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一致,就有說不完的話。
還說愛麗絲每個週末都來跟她消磨一整天的時間,她們很快樂。愛麗絲還帶她去他們的打字機公司參觀來著。簡看到公司辦公室外面牆壁上的銅字“奧斯汀”這個詞,簡直得意得不得了:這是他們家的公司!
她並不歧視商人,奧斯汀家的先祖就是商人,所以亨利現在成為商人沒什麼好奇怪的,他們家肯定有善於經商的血統,錢能帶來的好處,她知道的很清楚。
作者有話要說:
*由於評論區有讀者指出,我是不是把女主的才華誇張了,文案列舉的名家是不是顯得女主太瑪麗蘇了,我的答覆是:不!
有人狂批簡·奧斯汀格局小,只描寫鄉村士紳階層那麼一點兒情感與鄰里的破事,也有人認為,簡·奧斯汀可以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是英格蘭的瑰寶作家。我自認人設與事業線可能會有古早風,但愛麗絲要成為生前就被人稱頌的大作家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簡·奧斯汀(1775-1817),愛麗絲·奧斯汀(1789)。
瑪麗·雪萊(1797,1818年發表《弗蘭肯斯坦》)、巴爾扎克(1799,1829年發表《朱安黨人》)、雨果(1802,1822年發表《頌歌集》)、大仲馬(1802,1829年上演《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喬治·桑(1804,1832年發表《安蒂亞娜》)、愛倫·坡(1809,1827年出版《帖木兒及其他詩》)、柯南·道爾(1859,1887年發表《血字的研究》)、洛夫克拉夫特(1890,1917年發表《墳》)。
以上所有作家全都出生在本文時間線(1795年)之後,全都生活在奧斯汀時代同期或之後,全都成名在奧斯汀時代同期或之後,視一位19世紀初期就成名的年輕女作家為楷模與偶像,有問題?
第34章 新貴之路
不過她對打字機還是那個態度, 認為會破壞書寫的樂趣。她覺得那些文字從她的筆尖流淌出來,是一種享受, 這是機器無法帶給她的享受。但她一點也不介意別人很快就愛上打字機, 並且希望打字機賣得越多越好。
“這是不是說,我們家就要變得有錢了?”簡笑眯眯的抱著愛麗絲。
“大概是吧。可能還買不了什麼莊園,但能讓你在倫敦過得更舒服一點, 想要去哪兒玩的話,也可以說走就走。”
“那可真好!”要說對錢財的觀感,她比凱茜更敏銳,凱茜的性子更居家,簡則更有觀察力, 她總是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喬治牧師不很喜歡湯姆,因為勒弗羅伊太太隱晦的提過, 年輕的勒弗羅伊可是在倫敦有著不怎麼好的名聲。
愛麗絲其實並不知道簡到底是真的能發現湯姆的善良本質, 還是純粹被他的臉蛋和能說會道的嘴吸引了。他們有些地方很相似,但有些地方又截然不同。
或許,相似之處能讓他們有共同語言,但不同的地方才是使得他們互相吸引的特質吧。
到了9月初, “胡椒博士”開放了第三次預定,這次發售了150臺。
打字機在英格蘭中部及南部成了風靡一時的時髦物品。人們發現這臺機器確實好用,能夠快速打印出清晰的文字,在檔案處理上有奇效, 還是一件很好的裝飾品。也有不少人認為,打字機器使得寫一手美觀的字不再是必要條件, 長此以往,年輕人將越來越依賴機器,而越來越不願意腳踏實地好好練出一手好字。
報紙上分成兩撥,討論這個現象級的“新發明”,一方認為新技術標誌著新時代的到來,進步是無可避免的,不承認進步就是阻擋進步,會被當成塵埃,掃進歷史的角落裡;一方認為時代的進步不能以喪失良好的修養和優雅為代價,一個紳士必須具有的優秀特質之一就是一筆好字。
實際上,這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上層人士對知識的普及的恐懼:他們已經不再是這個世界上能夠讀寫的一小群人,他們曾經可以決定不識字的普通民眾能夠了解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但現在印刷機使得書籍變得更為普及和廉價,普通群眾獲得知識的途徑變得更多了,接受教育也成了一件普遍的事情,打字機又使得這些人不必花費很多時間去練字。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憑藉自身的聰穎和努力,提升階層。這些人中肯定會有一些人威脅到他們的地位和權威。
已經有人敏銳的發現,打字機的便捷在需要處理大量檔案的政府部門和銀行、法院具有廣大的前景,但打字機現在的價格還是太貴了,要是價格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