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82

熱門小說推薦

也說不準將來坐上金鑾殿的人會是誰,拿到遺詔的人,才是大燕正當的明主!若是來日他李壁真的能坐上那禁廷的龍椅,又怎傳出“支使貴妃弒父”的名聲!

“是!”

“報——”

那廂,一將士匆匆而來,“稟告殿下,那日在紫宸殿中服侍的宮人已經招認了,說是皇上臨終之前,曾召一位緇衣僧袍之人入殿,兩人相談了足足一個時辰的功夫,期間,殿內還隱隱傳來爭執之聲,等那緇衣僧袍之人出了殿門後不久,皇上就薨逝了!”

四皇子大驚,“可有人親眼看見過那緇衣僧袍之人的面容!”

“面容倒是不曾有人見過,只是……”那將領遲疑片刻,“一小黃門說,看那人身形,倒像是故去的元寧長公主。可元寧長公主仙去已經有數年了,又怎會出現在紫宸殿中……”

四皇子聞言,一種不可能的猜想漫上心頭,一時間面色陰晴不定。

——————————

禁廷之中,紅黃二色的宮殿連綿不絕,晨曦的金光細碎灑下,將琉璃瓦映照的熠熠生輝,大燕朝最巔峰的權力之地,被籠罩在一派朦朧華麗的金碧輝煌裡。

成安帝已薨,然而遺詔未尋,新帝未定,故而成安帝的龍體被封入水晶棺,暫請入禁廷地下冰窖之中,等待來日新帝登基,再請入皇陵,行國喪之禮。

微風穿過迴廊而來,翻卷起兩旁垂下的白色簾幔。蕭讓一路提劍入紫宸殿,面色不善,周身氣場駭人。

平陽侯得太子親準,在御前行走,可策馬、佩劍,乃是無上的榮寵。

御前大太監德海甩了甩手中拂塵,還未來得及行禮,便被蕭讓一把拉過了衣襟。

只見男人一身甲冑,手提寶劍,深邃的眼眸裡全是隱忍怒火,“皇上仙去當日,誰來過紫宸殿?”

大太監德海被他掐著脖子,倉皇伏地,“秉平陽侯爺,奴才、奴才不能說。”

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能說。

今晨一早,蕭讓便接到密報,暗探將成安帝臨終前紫宸殿內的情形打探的一清二楚。蕭讓看到那行“身形極似元寧長公主”時,當即神色大變,霍然起身,策馬直奔禁廷而來。

母親殿下詐死,藏身隱翠峰三年之久,莫非,是一早便知曉內情,為了今日之禍事做準備?!

蕭讓眼眶猩紅,手上不住地顫抖,他猛然鬆了大掌,衝身後流雲道,“備馬整軍!去隱翠峰,清心庵。”

————————

崇山掩映,蒼松挺拔,青草蔥翠,有習習山風襲過,綠蔭隨風搖動,自成波濤。

隱翠峰上,清心庵前,兩軍人馬正無聲對峙。

“四殿下,夷山一去,別來無恙。”

蕭讓端坐於駿馬之上,揚起手中策馬金鞭,薄唇勾起一抹冷笑,他身後乃是蕭家三軍,訓練有素,以一當十,氣勢如虎。

四皇子李壁面色青黑,“想不到平陽侯爺的訊息竟也如此靈通——沒想到,元寧長公主仙逝原是詐死,我等竟是都被蒙在鼓中。”

“蕭彥禮!今日我必拿到遺詔!擋我者死!”

蕭讓冷冷抬眸,收了唇角譏諷笑意,“殿下還是尊稱一聲姑母罷。”

“想要遺詔,那也得看殿下有沒有這個本事!”

“給我殺!”四皇子怒喝一聲,身後五千精兵一擁而上,蕭家軍亦蜂擁而出,一時間廝殺吶喊不絕於耳,刀光劍影之中,屍橫遍野,血流百丈。

四皇子本是窮途末路之兵,此番雖是死戰,仍不敵蕭家軍上萬雄獅,只見硝煙瀰漫之中,四皇子手下之兵節節敗退,竟是被殺去了大半,只留下一小隊人馬護於四皇子身前。

蕭讓拍馬上前,提著承影寶劍挽出一朵劍花,自馬背上飛身而去,一劍刺向四皇子身前左右心腹護衛。

此番蕭讓乃是想留四皇子活口,不過一炷香的功夫,便將剩餘剩餘殘兵消滅的所剩無幾。

此處正酣戰的如火如荼,那廂,隱翠峰山門大開,自清心庵的朱漆色半月門中步出一位身著石青色僧袍僧帽之人。

深檀嬤嬤伏跪于山門之前,將手中一卷明黃的聖旨高高舉起,痛哭道,“佛天悲憫,願眾生回頭是岸,早離苦海渡慈航。皇上遺詔在此!”

此言一出,四下皆驚。四皇子雙目赤紅,當即飛身而去,自深檀嬤嬤手中奪走那捲明黃遺詔,雙臂顫抖著將其展開。

四皇子看完遺詔上的內容,竟是呆愣了,只見他將遺詔朝蕭讓遠遠一拋,面上大笑不止,如瘋似癲。

“哈哈哈哈哈……好一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啊……”

“你蕭氏為大燕厲兵秣馬,世代忠烈,可料到也會有今日?”

“哈哈哈哈……好一個賢良太子李琮!父皇雖不信我,卻亦不信他!更不信這滿朝文武!”

四皇子披散著髮絲,形容癲狂,眾人見狀,皆以為四皇子是見了遺詔中新帝並非自己,因嫉生恨,神志不清,意識錯亂了。

此時兩軍勝負已明,四皇子已經是強弩之末,大勢已去。蕭讓面色冷峻如寒冰,倒也不怕四皇子看到遺詔裡的內容,只緩緩抬手道,“來人,將此逆賊、拿下,押入天牢!”

“屬下領命!”

流雲撿起那捲遺詔,雙手奉於蕭讓面前,蕭讓接過一看,俊臉上竟是前所未有的震驚。只見他閉了閉眼,面上神色難以言喻。

那明黃色的聖旨上乃是成安帝的親筆遺詔——“朕殯天之後,傳位於皇太子李琮,若太子有不測,則傳位於四皇子李壁。自開國以來,大燕武將勢力根深蒂固,長此以往,恐亂朝綱。朕去之後,想必北疆戰亂已平定,可保大燕百年安寧。新帝繼位之後,當收回平陽侯、淮南王手中兵權,若有不從,可褫奪其爵位,藉機敲打武官,以免武將勢力坐大至無可轉圜之地。”

原來當年平陽老侯爺之死,不是為江山而死,不是為社稷而死,而是因為成安帝的一腔猜疑和忌憚而死。

原來,當年元寧長公主詐死,藏身深山,便是想打消成安帝的忌憚,保全平陽侯府。奈何一朝成安帝病危,深知太子和四皇子的狼子野心,不敢將遺詔交給兩人中的任何一人,只好連夜召皇姊元寧長公主進宮,將一紙遺詔託付到了元寧長公主的手中。

然而,元寧長公主親眼看了遺詔的內容,才知道何謂“帝王無情”。

成安帝臨危之際,該是懷著何等心情,將這紙寫著平陽侯府的遺詔,親手託付到了元寧長公主的手上?

她是他的皇姊,是打小最寵愛他的長姐,是那年奮不顧身將他從太液池中救出的阿姊。而他卻在病榻纏綿臨危之際,還滿心忌憚著自己的親外甥,甚至不惜褫奪一切,置其於死地。

哀莫大於心死。元寧長公主於紫宸殿中含淚拜別成安帝,將遺詔帶出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