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熙言抿了抿唇,“此去山高水長,大抵是再也不相見。玄哥多多保重罷。”
韓燁苦笑了下,沒有說話。
面前的紫檀木圓桌上,放著兩碗素面並兩疊小菜,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顧熙言心中疑惑,問道,“今天可是什麼特別的日子?”
韓燁笑了笑,淡淡道,“明日,是我的忌日。”
“這個日子太孤單,我想和熙兒一起過,所以便挪到了今晚。”
“熙兒可是會覺得不詳?”
顧熙言偏過頭去,強忍著眼中淚意,“有什麼祥不祥的。你我都重活一世,我又怎會在意這些。”
“說得好。”
韓燁微微一笑,“這一世我醒來之後,做的頭一件事,便是縱馬去扶荔山下,尋到當年葬你的地方。春日時節,扶荔山依舊是萬里桐花,千里杏林,一如當年模樣——只是香墳不在了,物是也人非。”
“當年夷山之上,蕭讓臨死反撲,我斷他右臂,卻也中了他的計謀,葬身於他的箭下,那滔滔江水冰冷刺骨,浸透了我的戰甲,那江中魚蝦紛紛用來,分食了我的骨肉軀骸。這一切,皆是拜他所賜!”
顧熙言聽得膽顫心驚,顫聲道,“你將他……你、你斷了他的右臂?”
韓燁臉上無波無瀾,“不錯。”
“收手吧,韓燁。”顧熙言面上滑下一線淚,“你對蕭讓的滿腔怨恨,一半是因為自己,一半是由我而起。可是上一世,我錯處諸多,所得結局也算是咎由自取,不能把錯處都歸結到蕭讓一人身上。”
“上一世,你為我所做的那些身後事,想為我打抱不平,我都感激至深。可是這一世,”顧熙言抬起淚眼看他,“你看看你都做了什麼?”
“你離間我和蕭讓,利用我誘陷蕭讓,甚至險些害了我腹中孩兒……韓燁,我恨蕭讓不信我,也同樣恨你。你種種行徑,讓我傷透了心。”
“你和蕭讓各為其主,難免針鋒相對,可我還是要求你一件事,望你答應。”顧熙言閉了閉眼,“倘若明日真到了山窮水盡的絕境,你能不能饒他一命?”
韓燁眸色漸涼,“你既然已經決心與他和離,又為何還替他求情?”
“我同意派人送你回盛京,便是不想將你再交到他的手裡。”
“上天叫我再世為人,便是不願讓我重蹈覆轍,明日夷山之戰,他必死無疑。”
“他死了你又有什麼好下場!”顧熙言冷眼看他,“四皇子引狼入室,生性暴虐,來日就算得了皇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史書上還要留一個‘勾結外賊’的賣國之名!這些事,就算他能抹去,可是青史抹不去!萬民的心中抹不去!”
“成安帝重猜忌,憚忠臣,沉溺佛道之術,這大燕朝在他手中早已是千瘡百孔,我扶持新君又有何錯!”韓燁陡然起身,甩袖道,“大丈夫生居天地間!我有經世之才,一朝為社稷之臣,也想匡扶明主,立功建業,伸張大義於天下!哪怕是腐草之螢光,也願憑一己之力照亮這萬古長夜,至死方休!”
“這是每一個男兒的鴻志!除了這顆殘破的心,我不比他蕭讓差!”
晚風穿帳而來,帳中躍動的燭火忽明忽暗,他那張溫潤出塵的面龐上浮現出少有的慾望和野心,顯的有幾分陰沉可怖。
顧熙言望著眼前無比陌生的韓燁,冷冷道,“你和蕭讓是沒有什麼不同,可是你和蕭讓為天下萬民所做的事,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韓燁自知失態,過了許久才平復下來,喉頭動了動,聲音有些沙啞無力,“明日你便要走了,我們不要吵。”
“面要涼了,先吃麵罷。”
他面籠寒霜,轉身出了帳子。外頭候著的齊恕拱手道,“秉世子,烏孫首領已經埋伏在夷山周邊,四殿下那邊……也已經引月氏大軍埋伏在三里之外。”
韓燁雙目微紅,淡淡道,“明日依計行事,將蕭讓引入甕中,滅之於夷山地界。”
“明天一早,備車馬將姑娘偷偷送離夷山。”
齊恕拱手,“屬下遵命!”
————————
山脈高聳入雲,連綿不絕,山上林木繁茂,遠看蒼翠欲滴。
此地有沙場三萬裡,猛將五千兵。只見旌旗雲上拂,鼓聲振城頭。
主將下令,戰事已開,三軍將士的吶喊之聲震天動地,一時間槍林刀樹,硝煙如雲。
兩軍將士皆有死傷,正酣戰不休,那廂,一隊異族人馬忽然從山澗疾行而來,包圍了淮南王、蕭讓、定國公數人。
為首的那人一身花色長袍,花紋繁複,頭戴珠花寶帽,手握彎月長刀。
淮南王見狀,大驚道,“此人竟是柔然叛軍烏孫首領!”
蕭讓聞言,面色沉沉,大掌握著韁繩,手背隆起森森白骨。
三年之前,烏孫部落在大燕和柔然邊境作亂,挑撥兩國邦交,荼毒邊疆百姓,蕭讓和淮南王奉命殲滅柔然叛黨,歸政於柔然王室,不料,班師回朝之際,這烏孫首領竟是從玉門關的水牢中逃匿,從此再無蹤跡,原來,他竟是一直賊心不死,苟延殘喘著,企圖和四皇子暗中勾結!
那烏孫首領也算是兩人的老仇人了,此時見面,分外眼紅,提著手中彎月長刀便拍馬上前。烏孫部落善巫蠱之術,隨身攜帶的暗器眾多,兩廂廝殺了數個回合,烏孫首領漸漸處於下風,竟是從衣襟中掏出一把銀針,朝四周將士刺去。
這銀針及其小巧,將士們正忙著廝殺,一時不察,竟是紛紛中招,被浸著蛇毒的銀針戳中了耳後死穴,當即七竅流血,斃命沙場。
蕭讓見狀,深邃的眼眸裡濃霧湧動,他眯著眼,飛身上前和烏孫首領近身相博。男人一身金甲,氣勢全開,一招一式步步緊逼,烏孫首領竟是連取暗器的功夫都沒有。
只見蕭讓揮劍一挑,烏孫首領手中的長刀“哐啷”一聲落於地下,烏孫一驚,當即伸手到衣襟裡拿暗器,不料蕭讓又是一劍刺過來,將其衣襟劃破,從烏孫的內衫裡挑出一條貼身束著的暗器緞帶來。
烏孫見身上暗器被挑出,當即伸手去抓,不料蕭讓一劍劈下,竟是將緞帶上束縛著的暗器一下子斬成了兩半。
暗器已毀,刀在馬下,烏孫首領拍馬欲逃,卻被蕭讓一劍割斷了喉嚨。
眾將見狀,紛紛效仿,將烏孫兵卒身上的暗器緞帶盡數挑出毀去。
四皇子見烏孫大勢已去,額上大汗淋漓,抬手令人上前,“月氏大軍何在?”
兵吏躬身,“回殿下的話,月氏已往此地而來,姜紈將軍已經去迎了,想必……”
話未說完,外頭有一兵吏連滾帶爬地進了帳子,四皇子怒斥道,“如此唐突,成何體統!”
只見那兵吏大驚失色,強嚥了口唾沫道,“秉、秉殿下,月氏大軍在一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