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樣,這會兒知道蕭讓才是做決策的那個人,直拿一雙大眼睛滴溜溜的看蕭讓,嘴裡不住撒嬌道,“翰兒想去……翰兒想去……”
蕭讓見狀,淡淡道,“翰兒若是想去,也不是不可。”
胡氏擔心道,“這孩子是個混世魔王,一向不聽話,就怕教他跟著去那樣莊重的場合,給你們小兩口惹亂子。”
顧熙言沒去過芳林圍獵,不知道里頭情況如何,也不好亂應承胡氏,只好兀自飲茶不語。
只聽蕭讓道,“不過是君臣同樂的場合,翰兒去跟著頑頑,也是無妨的。四嬸孃儘管放心。”
蕭弘翰聽了這話,知道自己是能去成了,立刻兩眼放光的從胡氏身上跳下來,朝蕭讓奔過去。
蕭讓見狀,一把把蕭弘翰高高舉起來,“醜話可說在前頭。去了是要騎馬拉弓的,到時候可不準哭鼻子。”
蕭弘翰聽了,也不害怕,小雞啄米一般的點點頭,“翰兒才不害怕呢!翰兒長大了,也要像侯爺堂兄一樣上陣殺敵!”
那廂胡氏聽了哭笑不得,“你這孩子!開蒙的先生被你氣走了三個了,竟還想上陣殺敵!只怕那兵書都不認得!”
……
翌日,圍獵大典。
芳林圍場東起藍田,沿終南山而西,北繞黃山,瀕渭水而東折,佔地廣達三百餘里。
其中山巒起伏,巨石參差,密林廣佈。圍場內山水鹹備、林木繁茂,孕育了各類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是大燕朝歷代帝王的狩獵場所。
大典會場裡,正北邊兒設了明黃色的皇家帷帳,會場另外三面兒的觀禮臺上,皆設了一間間的錦帳,供王公貴族、文物百官的家眷端坐上首觀禮。
會場的正中央,秋獮圍獵的祭祀大典正在舉行著。
成安帝緩緩從明黃色鎏金步攆上踱下來,身後的九龍儀仗變換了陣仗,在成安帝的身後圍成一週儀仗陣勢。
只見成安帝著了一身明黃色繪團龍行服,外面披著件黑狐皮翻毛大氅,手執三炷線香,對著一應香爐法事拜了三拜,算是祭奠過了天地祖宗。
等成安帝緩緩直起身,那司禮太監便拖著長腔道,“秋獮圍獵大典,禮成——”
話音兒剛落,圍獵大典會場裡一連燃放十二門禮炮,聲震飛鳥,煙衝雲霄。
眾人正山呼萬歲,只見從大典會場南側的偏門裡奔出一騎人馬。細細看去,竟是幾十個身騎駿馬,穿著騎裝短打的英武男兒郎。
一行男子分列會場兩側,剛剛勒馬站定,只見偏門裡又閃出一位身著銀魚白色騎裝的少年郎,正朝觀禮臺策馬疾馳而來。
觀禮臺上的眾人驚呼之餘,突然發現場地中間不知何時多了一排空靶子。
只見那銀衣少年郎疾馳到皇家帷帳正前方,勒馬轉身,反手拿過背後的一把小巧銀弓,瞄準遠處的箭靶子,用力拉了個滿弓。
那銀衣少年以銀帶束髮,端坐於駿馬之上,身形削薄,並不高大健壯,卻撲面而來一股子灑脫肆意,意氣風發之感。
只見那銀衣少年郎連射十發,竟是箭箭空無虛發,直中紅心。
在場的諸人見了,皆是拍掌叫好,喝彩聲連連,觀禮臺上的女眷裡,不少未出閣的女兒家看著那銀衣少年郎的身影,暗自羞紅了臉。
那廂,顧熙言坐在帳子中,遙遙一望那銀衣少年郎的英姿,也不由得看呆了。
只見那銀衣少年高舉手中弓箭,衝在場眾人瀟灑示意,復又轉身,衝上座的成安帝單膝跪地,行了一個頗為古怪的禮節。
顧熙言看見那少年的側臉,登時愣在了原地——那人清秀的眉宇間有股子若隱若現的不羈,秀鼻紅唇,兩頰酒窩深深,如同藏了蜜糖一般。
這……這不是淮南王妃、暉如公主嗎!
那廂,蕭弘翰正坐在小杌子上安安靜靜地吃著果脯,見顧熙言呆愣著站起了身子,滿臉疑惑地來拉她的手,“嫂嫂,嫂嫂為什麼臉紅了呀?”
顧熙言聽了這清清脆脆的童音,立刻收回了停在暉如公主身上的目光,臉上臊的不行,
上一世,顧熙言心儀的,是那種纖細的翩翩少年郎——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俊俏柔美的美少年,像白雲,像青草,搖扇一笑,眼裡有星星,笑裡有蜜糖。
可誰知後來,她陰差陽錯嫁給了蕭讓,兩人成了一對錯點鴛鴦,從生到死,都沒有共過一副肚腸。
真真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可是這一世,自打她重生之後,記憶中那個狠厲冷硬、殺人如麻的權臣侯爺,不知為何卻大變了性情——不僅在閨閣中對她溫言軟語,有求必應,還不時製造些柔情蜜意……如此種種,體貼到,顧熙言幾乎懷疑自己出現幻覺。
紅翡把這一幕盡收眼底,拿過一襲紫色纏枝蓮紋緞面披風給顧熙言披在肩頭,笑道:“小姐,這圍場一望無際,西風猛烈,還是要擋著點兒才是。”
……
自從大燕朝收服了五胡十六國作為臣屬的屬國,每年的芳林圍獵,不僅僅只是大燕朝的君臣之歡,也會邀請屬國來使一同把盞共飲,以維持大燕和各屬國的關係,希冀邊境安定。
故而,芳林圍獵說是成安帝的安撫外敵之策,也不為過。
今年的芳林圍獵,自然也不乏來自柔然的使臣。
柔然民風剽悍,男女皆是從小習武。即使是女子也能掌印掛帥,領兵作戰,絲毫不遜色於男兒。
成安帝有意叫暉如公主在眾使臣面前露一手,以顯示大燕對暉如公主的厚待,和與眾屬國維持安定的和睦之心。
……
圍獵大典禮畢,只見芳林獵場的入口處,一行王大臣皆騎著高頭駿馬,揹著寶弓良箭,帶著侍衛守在此處,等著司禮太監宣禮。
那廂觀禮臺上,錦緞帷帳內,家眷們紛紛簇擁在觀禮臺的圍欄邊兒上,探身去尋自家爹爹、夫君、或是兄弟。
顧熙言趴在欄杆上,美目略一掃,便看到遠處人群中,一身玄色織錦暗紋騎裝,端坐於高頭駿馬上的蕭讓。
他的身側摩肩接踵,約莫著是隨行的貼身護衛,以及平日裡關係較好的幾個武將。
蕭讓彷彿也正往觀禮臺這邊兒看,男人器宇軒昂,英姿勃發,衝顧熙言的方向高高揮了揮手中的策馬金鞭,作為示意。
顧熙言遠遠見了,漾出一個深深的笑,也不管蕭讓看不看得見,當即也伸高了玉臂,揮了揮手中的絲帕。
……
司禮太監一聲令下,一行熙熙攘攘的人馬便揚塵而去,消失在密林深處。
不過半柱香的功夫,便有侍衛從密林深處策馬揮鞭而來,將馬背上的一隻梅花鹿進獻到成安帝面前。
原來,方才暉如公主一進入密林,便見到一隻梅花鹿迎面而來。暉如公主當即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