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我哄你睡覺嗎?”
林水程下意識地搖了搖頭——隨後才反應過來,傅落銀並不在他眼前。
他說:“不用了,我再看一會兒稿子。”
“好,那我上飛機了。”傅落銀說,“好好休息。”
林水程放下手機,又在黑暗中發了一會兒呆。
好半天后,他揉了揉腦袋,起身去開了大燈,而後重新回到電腦前。
他看著sinemora的批註,慢慢地打字,按照他這幾天提升後學來的審稿風格,簡練地寫下了幾條建議。
1.建議補全影象比例尺
2.部分圖片沒有顯著性差異
3.運算結果有問題,需要附量子計算機型號及反饋紀錄
4.補充化學式的描述
他的游標劃過幾個反饋選項後,輕輕點選了“minor revision”(小幅度修改),意見傳送。
這些是論文中的確存在的缺點——林水程當時作報告,是即時列印投影,中間大約有五六十張的內容沒有投影到螢幕上,只闡述了關鍵思路。
而這份稿件中缺失的東西也和他省略的這些東西對應上了,其中林水程還發現了一處明顯的運算結果錯誤,應該是撰稿人慌忙間記錯了關鍵資料,所以寫出了這樣的報告。
除此以外,稿件中還缺失了在警務處裡已經實行過的檢測資料,只闡述了手段,這也證明了這個撰稿人實際上缺少第一手資料,只是憑藉大概印象寫出的這份稿件。
因為目前暫時缺乏量子分析方面的負責人,這次約稿稽核成員只有兩個,他和sinemora(不再遲疑)。
Sinemora顯然線上,他瀏覽了林水程的反饋意見,顯然小修在他的接受範圍內——林水程對於約稿稿件顯示得很上道,他也很快給出了相同的意見:小幅度修改。
系統很快將反饋結果發還給對方。
與此同時,林水程打開了他聯絡人列表中新增的老師、同學的聯絡方式。
他查找了一下日曆,發現還有三天就是立冬。
他給當天在場的所有人傳送了訊息:【立冬要到了,預祝老師和同學們立冬快樂,有時間收快遞嗎~想送家鄉特產給大家。】
給老師就是說要送立冬禮物,給當天在場的兩個學生會成員就是說請吃飯,而關係更遠一點的,董朔夜、傅雪、肖絕這些人,林水程暫時沒有他們的聯絡方式,同時也根據撰稿人沒有第一手資料,將他們排除了。
而楊之為和許空,林水程完全排除。
韓荒回得最快,幾乎是秒回:【不是說請吃飯過了嗎?還是你謝我一次吃一頓,冬至再吃一頓的意思?】
學生會幹員:【??林神你是不是發錯訊息了,我願意把這個吃飯機會讓給我們主席!】
楊申:【哈哈,不用了,小林你也冬至快樂哈~】
……
林水程放下手機,前去浴室洗漱完畢,第二天睡到了自然醒。
首長早晨照常過來扒拉他,要他幫忙開西邊小陽臺的門,林水程揉著眼睛開啟門,順手看了看手機。
其他幾個人都回復了,都是很客套的感謝。
只有一個人的回覆與眾不同。
羅松:【特產不用,勞林同學費心了。不過也剛好,我正想要找你,你上次做的報告還沒上報吧?你的資料還在的話給我一下,院系裡幫你上報一下軍方。】
林水程:【謝謝老師為我考慮,不過我也有個問題要問老師,既然參與報告會的大家都知道報告是我做的,您決定要幫我上報,那麼又為什麼會把我的報告內容資料寫成論文核心,投遞TFCJO期刊呢?】
第 40 章
風起05
資訊傳送出去後, 林水程靜靜地等待著對方反應。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五分鐘,十分鐘……
林水程放下手機去給自己煮了一碗刀削麵, 加辣椒碎和片好的薄牛肉片, 嫩青菜煮得剛剛好。
半個小時之後,羅松才回復了,很簡短,是一個問號:“?”
林水程直接複製了一遍他剛剛的問話:“請問老師為什麼要用我的資料和報告思路, 來寫成這篇論文並投遞給期刊呢?”
羅松:“你哪裡知道的這個事?”
林水程沉默沒有回話。
羅松:“哦,我知道了,要不是楊申老師就是許空老師吧?他們認識審稿人還是主編?”
林水程:“我怎麼知道的我想和您關係不大, 但是我希望您能給個說法。”
羅松那邊又是好一陣沒有動靜, 片刻後,他發來一個圖片。
林水程一怔。
他點開圖片, 發現羅松截圖的是一封已傳送的郵件頁面,已傳送的接收地址為TFCJO的官方郵件地址,回執為“under review”, 是普遍期刊投稿後過了外審、編輯接收的狀態。
這個狀態中是無法對郵件原本進行修改的, 羅松截圖過來的部分,正是郵件署名的部分。
標黑加粗的幾個字。
研究方:星大數學院;整理人:羅松。
羅松跟著傳送了一條訊息給他:“你可以看清楚,我是以星大數學院的名義傳送的, 我是整理人。這是TFCJO的約稿內容, 成果是你的不會動,我以學校名義把內容投送給對面期刊,有什麼問題嗎?”
林水程手指僵了一下。
羅松繼續傳送:“你們年輕學生容易聽風就是雨, 你找我是什麼意思呢?是覺得我會偷竊我們數院學生的創意嗎?你雖然不是我的直系學生,但是你覺得我是會做出這種事的人嗎?
林水程沉默了很久, 隨後打字:“但是我想您至少得先徵詢我的意見……”
“我沒有嗎?林水程,我想我們這次聊天的第一句話就是徵詢你的意見並通知你吧?”羅松的訊息跟著傳送過來,“林水程,你很優秀,但是記得認清楚你自己的位置。我在星大這麼多年,優秀的學生見得多了,天才也見過不少,學院惜才,才給你這次機會。雖然是以學院名義,但這是TFCJO的約稿內容,背後的編輯、審稿人都會看到你的成果,只要他們稍微一打聽,我就會說這是我們數院學生做出來的東西,這是給你機會,提攜你。而你呢?你和你信任的那些教授呢?你們是怎麼想我的?不管你們怎麼找到的我,你們已經違反了期刊稽核中的雙盲規則,我也會如實向主編反應這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