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方法,但是他們只找到了八種。
討論到熱烈的時候居然有人開始拿出紙演算起來,密密麻麻複雜的公式看的沈柔頭大了一圈,這怎麼不是高中的東西啊,大家……難道不是高中生嗎?
幾個人輪番說了自己的想法,輪到沈柔的時候,她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大家鼓勵了她一番,讓她只需要說說自己是怎麼想的就行了,沈柔訕訕的笑了一聲:“這不是我們的學習範圍吧,是大學的題嗎?你們真厲害哎,我都不太知道哎。”
一聽她那麼說,幾個人的表情就不好起來了,李瓊皺了皺眉頭,低聲的提醒了一句:“這是省考的倒數第二道大題。”
本來對她的來歷就有點懷疑的他們現在更是肯定,對視一眼,都是聰明人,也就知道了這是怎麼回事,只要是做過的都應該有印象。
原來是用了什麼手段才被安插進來的,本來對新來的妹子態度很好的幾個也抿抿嘴不說話了。
他們到省隊是日復一日的做了無數的卷子,才慢慢的爬上來的,他們不嫉妒天資優異者,可是對這種,家裡有權有勢的就能泯滅他們的所有的努力的人,既無力、又憤怒。
沈柔臉白了白,知道自己是說錯話了,氣氛一度比剛剛還要尷尬。
但是很快他們就不安靜了,因為彌生已經把後面的幾種解法給想出了大體的思路,氣氛再次迴歸熱烈,只是沈柔的臉更白了。
……………………
今天之後就是長達兩個多月的集體訓練生活。
這個和在學校的不一樣,數學基本上上佔用了一天間大部分的時間,理論涵蓋極廣,基本上會把數學理論都給進行深入的講解。
畢竟現在國賽的水平越來越高,筆試的範圍也很廣,他們只能儘量的把知識給學生灌輸下去。
當然課後也是佈置了大量的習題訓練,大家都叫苦不迭,但是沒有一個說放棄的,甚至超額超量的完成的也是不在少數。
其中的課程大部分都是彌生已經自學過的,現在只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自是簡單自如,空閒的時候還開始練起了英語,為以後申請大學做準備。
對於沈柔來說,就算用盡了全力,就算是把自己睡眠的時間也搭進去不少,那個艱澀難懂的理論還是難懂,甚至因為講課的速度很快,她漸漸的脫節,漸漸的跟不上了。
剛開始老師還對他們一視同仁的有同樣的要求,後來發現沈柔的水平確實不行,也就對她特別優待,無論是難度,還是習題量,都是最少的。
只是她並不怎麼領情,甚至覺得自己是被鄙視了而憤憤不平,大家本來還有互助的心思,告訴她有什麼問題就去問他們,但是得到的只是惡言和冷眼的時候,就再也沒人開口了。
本該好好學習高中知識的時候,卻一心想要自己的能力之外的東西,各種的百般滋味只有沈柔自己清楚了。
她的壓力越來越大,到了後半期的時候就搬出了集訓宿舍回家去住,該做的習題和練習也難以交上了。
她靠著沈家仍未被除名,也可以參加國賽的考試,只是大家都知道她的結局是怎樣的了。
轉眼間兩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
彌生依舊是這群人中最是亮眼,越是跟這樣的人相處,越是被她的勤奮和自制打動,本來就比其他的人都要優秀,卻比所有人都要刻苦,帶她的老師也是看出了她未來無窮的潛力。
知道她在準備申請國外的大學,甚至承諾,如果她在國賽的時候仍舊錶現這般優秀的話,就把她介紹給一個同樣畢業於伯克利大學的教授。
他不僅是國內知名大學的客座教授,甚至還每年幾個月幾個月的待在伯克利講課。
他的推薦信分量很重。
彌生自是不會讓任何對她抱有希望的人失望。
春暖花開,南風漸來,四月預賽,五月決賽,眨眼間而過。
沈默這個名字徹底的在H市響亮了。
第13章 少女不墮落 13
第十三章錄取/計算機系
如果曾經明珠蒙塵,暗淡無光,如今就是浮華盡褪,光芒萬丈。
國賽一直是被密切關注著的,成績一出,報道也就跟著來了。
第一!滿分!無出其右的天才!
無數的溢美之詞都被按在彌生的身上,但是卻沒有人覺得她不該得,如果說省賽的結果還不夠說明情況的話,那麼預賽和決賽就讓人把眼球都驚掉了。
外界的人們以為彌生可能只是數學方面有天賦,但是曬出的成績單就讓他們閉上嘴了,除了數學之外,她的其他科目也一等一的優秀,這是什麼神仙成績,這個長得這麼好看的妹子是個什麼魔鬼?
國賽帶給彌生的好處卻不僅僅是這個,好幾所名校的招生辦都給她打過電話,甚至是頂尖的那個也是表達了招生的意願,普通的人這個時候早就欣喜若狂了,但是彌生還是委婉的拒絕了。
當初答應過她的集訓老師仍然記得當初的約定,很快就幫她聯絡上了那個教授。
吳教授年俞五十,畢業於伯克利大學的數學系,傳說中的他很是不苟言笑,但是對於人才和有才華的人,是一向珍惜愛重。
彌生是十幾年間第一個數次考試全是滿分的人,以往接近滿分的人多,但是競賽的要求畢竟極嚴,想得滿分就要求知識掌握紮實,思維敏捷靈活,步驟完整,嚴謹無一絲遺漏。
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在日後的研究中必定是很少犯錯誤,態度嚴謹堅持的人到哪裡都能發光發熱,他們這些高校就是喜歡這樣的學生。
他所在的大學也曾經給彌生打過招生的電話,並且為她開具了一系列的不錯的條件。
見到了這個孩子,他心中更是欣賞,目光堅定,一看就是能做大事的。
吳教授本來想極力勸彌生報考數學系,但是聽到彌生的意向是計算機方面的時候也就並不強求,爽快的寫了一封推薦彌生的信。
這邊彌生剛剛拿到沉甸甸的具有分量的一封推薦信,心情非常好的打算去學校一趟,她這邊還有一些材料需要準備。
報考的材料除了推薦信之外,還需要在校期間的成績,甚至因為伯克利學校的要求,彌生這邊還需要準備SAT考試,國際學生只有成績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