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楊懷仁來說,他也沒有其他的心思關注文官們想什麼,今天是個好日子,趙煦葬禮期間的禁忌都沒有了,百姓們可以放開了吃了。
楊懷仁也沒有立即回家,而是先去了兵部。
雖說楊懷仁是武將之首,卻也和兵部沒什麼直屬關係,在宋朝,兵部也並不像其他朝代那樣負責管理軍隊。
管理軍隊的有樞密院和三司衙門,兵部只負責地方廂軍的統一調配,實際要作戰,也並沒有調兵的權力。
宋朝的兵部最大的功能在於招募軍人和負責軍隊的後勤補給,名義上還有個軍隊中人事變動的權力,但實際上真正的人事變動都是樞密院的相公們說了算的,他們只不過是辦手續而已。
正因為這樣,兵部在大宋朝堂上就是個光幹活卻沒有多少發言權的主兒,在兵部當官的,都是些沒什麼大前途的官員。
像當年的吳監軍,在兵部當值,雖然也是個五品上的侍中,但其實他是沒有什麼權力,更沒有什麼前程的。
當然吳監軍很幸運,因為當了武德軍的監軍,後來得到了提拔,即便也不是什麼大的職位,但起碼待遇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以更多的時候,來兵部當值的官員,更多的只是把兵部的官職當做升遷的跳板,只要不出什麼錯,在兵部操勞幾年,朝堂的大佬們也會念及他們的苦勞,給他們一個還算不錯的將來。
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進了兵部是很苦惱的,升遷慢也就算了,還整天受累受埋怨,不論哪個營的糧餉晚了一兩天的,都要受到武將們的抱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