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敗了,比想象中更快啊……”白圖收到訊息後,無奈的自語了一句。
原本按照他在易京那股龜縮勁兒,挺到明年應該不成問題,誰料公孫瓚居然突然找回了昔日的英勇……令敗亡提前了不少!
雖然最後這一戰,打得十分華麗,如果讓公孫瓚自己來選,應該也更喜歡現在的死法,袁紹都差點折在他手裡,但是……這一戰令袁紹的損失比歷史上公孫瓚敗亡時要大,卻也同時令袁紹的處境好了許多。
易京決戰時,河北的黑山軍……或者說是黑山賊張燕,還有遼東的公孫度,都被公孫瓚說動,合兵共戰袁紹。
而公孫瓚戰死後,各方都未能倖免的在亂戰中元氣大傷。
之所以公孫瓚親自出馬也並不奇怪,一來是他本就以武藝立身,而且“勇”得很,在虎牢關時見到呂布都敢上來比劃兩下,二來……之前公孫瓚在軍中已經離心,只有他重新親自統軍,才能振奮士氣,否則哪怕是白馬義從,也不會給他賣命衝陣。
只是袁紹如今富有四州,青冀幽並在手,要人有人、要糧有糧、有馬有馬,可謂肥的一批,此時又沒了公孫瓚這個大敵,損傷些兵馬,很快就能恢復過來。
而黑山軍畢竟只是民間起義軍,據說和黃巾有些關係,是在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出現在河北太行山一帶。
號稱聚眾百萬,在各地“賊寇”中算是不錯,但水分不小,論戰爭潛力肯定無法與坐擁四州的袁紹相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