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因為大一統已久,各方諸侯對於黃河、淮河、長江,對割據勢力的意義的理解,還沒有那麼深刻。
等到南北朝時,隨著實踐的深入,各個政權就會發現,從南到北的江、淮、河,對於割據政權來說,是有很大說道的。
一般來說,只要是能在黃河佈防、抵擋北寇的政權,即便幽燕之地不保、河套不在,也依舊有王朝之基,至少能穩坐中原;如果只能守在淮河,那往好聽了說就是“進圖中原”,往慘了說就是“偏安江淮”;而如果只能在長江一帶佈防,那基本上就是苟延殘喘,難以長久。
八百年以後的宋王朝,作為偏安小能手,就給南方割據勢力,總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重點。
東吳數次在淮南合肥折戟沉沙、對荊北樊城也毫無建樹,其實就已經註定了其難成大勢。
現在白圖旁邊的地圖,重點將河流畫的十分寬闊,就是為了體現這一點,所以淮南已經被白圖視為必爭之地。
而在北方袁紹即將做大的情況下,與其給予中原壓力,令袁紹化身“狗王”,還不如放著中原不動,讓群狗……讓中原和關中的諸侯,去和袁紹爭鋒!
白圖則可以趁此機會,將目光轉移到荊楚。
此時在白圖心裡,還有第三張地圖——一個不是很規整的九宮格……
河套,河北,河北;
西涼,關中,中原;
益州,荊州,揚州。
當然,涼州的範圍,其實是順著西北方的河西走廊,一直延伸到九宮格的西北方位之外的,河套的西邊是河西、河西的西邊也是涼州的一部分,還有更南部的交州……此時都被忽略不計,巨大的河北佔兩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