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牛長恭不信邪,鄔梨替他翻了一翻,“哦,這道截搭題叫做《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
鄔梨說了頁數,不少人都翻了過去,牛長恭也嗖嗖翻到此頁檢視。
這篇題出自《論語·憲問》,取上一章的最後一句,與下一章的第一句構成一個截搭題。
上半題“以杖叩其脛”對應文為: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這原壤是魯國人,和孔子自小就認識,但孔子言語中對他評價很不怎麼樣。孔子見原壤叉著兩腿坐等自己,說他:“你小時候不謙恭不敬兄長,長大了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老了還不死掉,真是個害人的傢伙。”說完,用手杖敲擊他的小腿。
這句“老而不死是為賊”流傳甚廣,實際上就是孔子對原壤的厭惡。
下半題“闕黨童子”就不一樣了。
原文: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闞黨的一個童子來傳資訊。有人問孔子:“這是一個求進益的人嗎?”孔子說:“我看見他坐在成人的席位上,看見他和長輩並肩而行。他不是個求進益的人,而是一個急於求成的人。”
孔子雖然這麼說,但按照《論語》註解,孔子又“使之給使令之役,觀長少之序,習揖遜之容。蓋所以抑而教之,非寵而異之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