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炯試著用意念拿起青鋼劍,往岩石上砍去。青鋼劍居然岩石上切出了一竄火星。
練武之人講究,眼到、心到、手到。意念化實後,全身在意念的控制之下。眼、心、手三者已經沒有了先後的分別。一個想法產生的時候,意念已控制著手完成了小半動作。
數次試驗過後,楊炯總結出,意念化實給他帶的好處,是直接讓他的戰力上升了三倍。現在,就是與三個天人境後期對戰,他都能遊刃有餘,打得輕輕鬆鬆。
如果換成先天境界,除非是打到他真氣枯竭。沒有五十個以上先天境界,是不能奈何他分毫了。
意念化實後,楊炯再吸收水窪中的天地元氣,卻發現。意念吸收了元氣,很快的元氣就會從五彩雲盤中溢位來,流到全身各處。原本乾瘦的身體,如充氣的皮球一樣豐盈起來。
顯然,意念雲盤吸收天地元氣,已達到了一個臨界點,飽和了。再吸收天地元氣,元氣就直接進入到了肉體中,要麼是改變體質,要麼是在肉身中貯存起來了。
觀看《玉皇經》,若蘭只給他寫到意念化實階段,就再也沒有後續。對如何突破神境也沒有介紹。
可能當時的她,情況緊急,甚至來不及寫完神境的修煉方法。也許她沒想到,楊炯會在這個元氣極度匱乏的世界,能把把意念修煉到化實階段。
《玉皇經》中,只要意念能觸物,即為化實初階表現。能驅物即為化實中階表現,能化形成實體,就為化實高階表現。
所謂意念觸物是指,意念能真實接觸物體,產生觸感。比出竅篇中的只能看、聽,強了數倍。
意念御物就淺顯易懂得多了,就是用意念拿動物體。
意念化形實體,則是指把意念以實體的形式顯現出來,能在肉眼中顯現。意念本是無形之物,是誰也看不見、摸不著的。到了高階,是能看得見,也摸得著。
在修真界,只有高級別的修真者,才可以感應到低級別修者的意念。
把意念如實體般顯現,不但是意念的一種高階運用方式,更是意念化實階段的最高水平體現。
對比《玉皇經》,楊炯現在的意念化實程度,遠遠超過了經書中的化實篇初階,已達到了化實篇中階程度,離化實高階只一步之遙了。
到目前為止,除了把意念修煉再進了一大步,達到化實中階之外。楊炯已把姚若蘭送他的《玉皇經》修煉完成。
石洞裡不知年月,是該出去的時候了。楊炯看著地上最後幾個元氣水窪,躍到洞頂,手掌如刀插向洞頂石壁。
洞頂的岩石並不堅硬,他武功精進加上意念化實,在真氣的加持下,雙手硬如堅鋼,每一次都能挖下一大塊岩石來。
半個時辰不到,就往上挖了一個一米深的大洞。按這個程度,再過一個時辰就可以破掉岩石,進入大海。
他又接著挖了半個時辰,意念已看到,岩石只餘下薄薄的一尺左右。這個厚度,他只要一掌,就可以擊破讓海水灌進來。
他累了就吸收天地元氣恢復身體,渴了就喝水窪中的清水。 用天地元氣滋補過身體後,身體強度越來越高。
不用真氣的情況下,他用青鋼劍在手背上用力劃過,手背上被劃出一道淺淺的小血口。
等到把石洞中的天地元氣吸收完,肉身在天地元氣的滋潤下,進一步強化,用青鋼劍在手背上只能劃出一道白痕來。
肉身如此強大,就算是他不用真氣,也難已被普通人用普通刀劍打傷了。當然,在先天境運用真氣的刀劍面前,一樣脆弱。遇到一些神兵利器,同樣可以輕易被破開防禦。
終於吸收完石室中最後一滴天地元氣。楊炯精神一振,向上躍起,輕輕一掌便擊破了岩石,海水傾灌進來。
他全身真氣澎湃,逆水而上鑽進大海中。然後,如箭一般竄出海面,踏波立在海水上面。
舉目四望,巴不拉小島就在旁邊不足五里。沒想到被吸入到光圈中,瞬間就到了五里之外的石室中。這一切,打破了楊炯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他升到海面,天人境武功,雖然不能御空飛行,但能短距離踏波而行。
現在他意念強橫,已經達到化實中級階段。他把意念凝於足底,展開輕功,整個人高於水面一尺有餘。不知情者,會以為楊炯是在御空飛行。
回到巴不拉島上,趙香怡與正德的墳頭長出了密密的雜草。楊炯清除墳頭雜草,找來石頭,把香怡與正德的墳塋重新維修了一遍。從島邊石壁上取來兩塊大石,運掌如飛,如切豆腐一般,切出兩個方正的墓碑。
用手指在墓碑上刻好碑銘,楊炯在香怡墳前呆了七天,算是真正的給妻子守了一個頭七。然後,他長身而起,往大陸踏浪行去。
邊踏浪前行,邊看海中的倒影。海水中的自己,超過一尺的長髮披散而下,長長的鬍鬚掩蓋了真實的面容。全身衣服又髒又破,活靈活現的一個乞丐。
此時此刻,就算是一個最熟悉的人站在面前。只要楊炯不說話發出聲音,也不會認出他來了。
五十里海路,以楊炯現在的修為來說,半個時辰就到達了岸邊。岸邊有幾戶漁民正在曬網。三四個婦人在旁邊幫忙曬魚乾,遠處的房間,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春聯與燈籠。
楊炯上前對著一個年紀較長的漁民問道:“請問大哥,現在是何年何月?”
那個漁民看楊炯穿著破舊,披頭散髮,不修邊幅,心裡生起一股厭惡。海邊漁民勤勞,最不喜歡遊手好閒的男人。
他邊清理手中的網邊道:“今天是楚陽四十八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要討吃的去博望城裡容易討到,城裡有施糧施粥和施饅頭的大戶人家。”說完就不再理會楊炯。
楊炯暗道:“今天是正月十五了?沒想到我在石洞中呆了近四個月。新的一年開始,不知道那位神使,回到他的世界去了沒有?”
:“我現在還沒能力報仇,在神使手中,我沒有一絲還手之力。等進階神境了,想法進入到他們的世界去,也許能尋找到報仇的機會。”
:“只是又怎麼才能精、氣、神三者歸一呢?是不是還要其它條件?我就算到了神境,怎麼才能進到他的世界?”
無數的問題擺在楊炯面前,每一個問題他都摸不著頭緒。這就是沒人引導,沒師門指點的悲哀,一切都要自己去摸索、瞭解。他想著心事,呆呆的站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