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話是這麼說,但鑑於他並沒有調動更多的軍隊進入遠東,所以他真實的用心其實並不難猜,即:他不在乎和中國片面開戰,但是絕非在這個時候。或許在他心中,並不認為中國在遠東的軍事行動足以動搖蘇俄的根本利益。同時他覺得,當前國際形勢下如果與中國全面開戰,等若是幫助英美日火中取栗。
斯大林的複雜心情,庫爾圖克的藍科夫斯基是無法體會的。因為兵力和裝備上的差距都太大,最主要是缺少重火力支援,所以,開戰不過五個小時,第七集團軍就丟失了所有的外圍防線,不得不將兵力收縮排庫爾圖克,只能靠巷戰來遲滯中國軍隊的攻勢。
庫爾圖克,這座蘇俄遠東小鎮,人口本來就不多,而在中國收復遠東之後,人口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會發生這種變化,自然和聯合政府的少數民族政策有關。聯合政府的少數民族政策,簡單點來說無外乎就是“聽話的孩子有糖吃”,而且“越聽話的孩子得到的糖果越多”。即,只要能夠服從政府指揮,那麼政府就不在意加大援助和投入,甚至,能夠在教育、衛生以及民生許多事情上給予相當的照顧。
賴於中南半島的穩定以及早早的就透過“周邊影響力”將中南半島變成了“中國糧倉”,所以聯合政府現在最不缺的就是糧食。這也是聯合政府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穩定光復區民心的根本原因。中南半島的水稻一年三熟,中南半島的人口就那麼多,聯合政府喪心病狂的讓中南半島國家全部大力種植水稻。結果就是,中南半島的米價一跌再跌,乃至於最後不得不依賴於中國的收購,如此才能保證半島的穩定。這當然是一種惡性迴圈,好在,“聯合政府”或者“中國人”是有良心的(中南半島的一些民主人士語),並不因此過分壓低糧價。也就使得中南半島國家的國力在全體農業化的道路上穩步前進,乃至於在河內、金邊、曼谷等比較著名的城市,當地的人們也能夠用得起來自中國的電器,甚至能夠看到中國的電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