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聯合出兵本來就很容易出問題。
遠的來說,燭之武退秦,秦晉聯軍各懷心思,最終鄭國得存;晉陽之戰,三家反趙結果盟友捅刀。
原本歷史上應該出現,現在已經不可能出現的韓趙的魏國繼承權干涉戰爭也是差不多。
原本歷史上魏擊一死,公子緩號稱有強宣稱,韓趙出兵干涉魏國繼承權戰爭,趙國要把魏國做掉;韓國要把魏國削弱,導致了韓趙兩家互相咒罵。
趙國罵韓國目光短淺,沒有誠意,沒消化吞掉的鄭國之前沒有心思遏制魏國,目光短淺將來必然遭禍。
韓國罵趙國野心勃勃,做掉魏國趙國做大,到時候定要侵伐中原,韓國說趙國在把韓國當傻子,韓國憑什麼要遂了趙國的心願做掉魏國?
兩家互罵了一日,結果賭氣退兵,魏國得存,最終才有了魏國圍邯鄲而孫臏田忌成名之戰。
現在的情況有些類似,但又不太一樣。那是大勝之前,現在是大敗之前,自不相同。
就在韓齊臣子互罵的時候,天子近臣熬孫仲子起身道:“如今天下危在旦夕,乾坤有顛倒之懸,墨家為諸侯大敵。此時此景,合則生、分則死,諸公此時不該咒罵悔恨,而是該商討退兵之策!”
從天子到近臣,沒有一個人在聽說東北方向可能是墨家主力後選擇野戰,因為他們懼怕,也根本不敢野戰。
所要討論的只是退兵,以及退兵的方向。
大軍圍困商丘,剛剛展開,重新收攏至少也要一天半的時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