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陽和江漢,我們都要爭取民心。”
“但同樣是爭取民心,手段卻不相同。”
“江漢之地,一方面分配土地,另一方面依靠我們積累的財富進行投入,以牛馬鐵器食鹽等,讓民眾切實地感受到利益。以龐大數量的、遠勝於楚國貴族階層的墨家,充實基層。”
“南陽地,運輸不易,宛城的冶鐵作坊的工匠又多南遷。又沒有水路相通,這就使得投入不易。”
“但南陽有兩個優點,一個是封君極多,封君的土地極多,積極土改,民眾便心向我們;二就是在一些城邑中,我們的影響很大,這也是我們的優勢。”
“我看,短期之內,江漢和南陽要實行兩種政策。南陽要儘可能少徵稅賦,讓民眾切實感受到變革帶來的利益;江漢,我們投入的大,那麼得到的回報也應該多一些,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嘛,江漢可以徵兵的同時保證稅收,民心仍舊心向我們。”
適說到兩種地區區別對待後,又道:“所以這還是一個戰略計劃的問題。”
“如果我們要禦敵於外,那麼宛城要修城防、丹陽要修、魯陽要修、方城要修……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秦、韓、魏三國聯軍之下守住南陽。”
“這就需要徵集大量的糧食、民夫、勞役,民眾能夠感受到多少變革之後的利益?”
“況且,江漢地區我們投入巨大,鐵器棉布鹽種子幹部等,都是提前準備了十年的,那裡的民眾即便需要服役,仍舊優於從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