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楚國而言,和魏韓開戰與全面進攻泗上不同。
和魏韓開戰屬於是尚且可以談判的、可控的戰爭;但如果和泗上全面開戰,以適親自跑到商丘的態度來看,那將是一場不可控的不死不休的戰爭。
楚國還沒有準備好。
負責情報的墨家談判的幕後人對於這一次的談判的底線也很清楚,那就是攛掇楚國出兵,至少也得讓魏韓楚關係緊張。
既要攛掇楚國出兵,不能只靠一些空頭支票,還需要一些實質性的東西。
楚國的兵力並不缺,雖然質量不佳、真正能戰的也就是那幾個縣公軍團和楚王的王師新軍,但這時候作戰每每談出兵十萬實際上真正的戰兵精銳也就三萬,所以魏韓那邊出兵也不多,楚國足以應付。
楚國缺乏的,是一些泗上優勢的兵種。
比如騎兵、炮兵和工兵,這幾樣才是楚國缺乏的。
楚國少馬,而且和中原相比不善車戰,也不善攻城守城。
以往車戰的年代,中原各國都是一輛戰車配四輛乘車,加最多一百名徒卒。
而楚國則是一輛戰車配屬二百名徒卒。
楚國攻城守城的能力也很一般,歷史上直到吳起變法之後,楚國都城的防禦體系才改進,跟上了中原各國的城防體系。
之前的王子定之亂中,墨家為了剪除魏國,也是派出了工兵與楚王合作,這一點雙方都算是有合作的經驗。
是故墨家這邊給出的底線條件,就是派遣一個師的非正規騎兵、四個炮兵連隊、以及一個工兵旅,外加一部分步騎士,作為輔助性的力量,配合楚國對魏韓開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