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以夷制夷’的手段中國自古就有。范曄的《後漢書.鄧訓傳》就一語道破此中真諦:“議者鹹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
只可惜那個時候的‘朝廷’是強大的一方,是站在仲裁者的位置上的。而現在的‘我大清’卻是弱小的一方,只能怯怯懦懦的看著爭相撲來的餓狼!
也使得這個本該是中性的,就像“釜底抽薪”、“遠交近攻”等等,都屬於鬥爭策略的‘策略’,經過‘我大清’的渲染,變得負面色彩越來越濃,最終完全變成了一個嘲諷性的貶義詞。
劉暹站在‘歷史’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對這些清晰無比。清政府與外國列強聯手鎮壓了天平天國運動,通guò這次合作認識到,自己不僅可以利用西方列強“借師助剿”,維護國內統治,還可以指望利用列強之間的爭奪與矛盾,防止一國獨霸中國,以獲得暫時的苟延殘喘。
當然了,那個時候還沒有‘同治中興’這個詞,那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還方興未艾,滿清也確確實實沒能力抵擋英法等列強。
滿清從此時開始注意到“以夷制夷”之思想。並經過60、70年代的蘊育,到本世紀80年代初正式形成,以後逐漸成為晚清政府的最基本外交政策。
劉暹的‘穿越’改變了太多太多,影響的也太多太多。他使得法越的第二次戰爭變成了一場真正的作戰,也因此給了‘以夷制夷’思想一個最好的展示平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